![]() 一种臭氧还原模块及空气净化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还原模块及空气净化器。所述臭氧还原模块包括:还原网,构造为镂空形结构,其上至少部分区域形成有过风孔,并适于在通电状态下加热至X度;绝缘框,由绝缘材质制成,所述绝缘框至少部分的包围所述还原网设置,并适于对所述还原网进行支撑;其中,X≥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通过设置镂空形式的还原网,并在通电状态下对还原网进行加热,使得空气能够从还原网的过风孔中流过,从而在臭氧经过所述还原网时,高温使得臭氧还原分解,使净化效率维持稳定,无需更换耗材,节约用户成本,环保程度更高,避免臭氧对空气形成二次污染。 公开号:CN214332992U 申请号:CN202120368071.2U 申请日:2021-02-0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郭定康 申请人: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IPC主号:F24F8-167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还原模块及空气净化器。 [n0002]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当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种类较多,人们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不单单是除尘除异味,带有杀菌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通过产生臭氧来起到杀菌效果的空气净化器,虽然能够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但由于臭氧会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一般都设计有臭氧还原网,利用还原网中的催化剂催化臭氧还原分解,达到清除臭氧,净化空气的目的。但臭氧还原网有一定使用寿命,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变长,还原网的催化能力会逐渐降低,机器净化效率也变低。这就需要用户定时更换网材,才能保证机器的净化能力,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n0003] 此外,采用电净化形式的空气净化器,电净化装置在高压作用下产生静电场,利用静电吸附的原理进行除尘杀菌、净化空气。但电净化装置产生的静电场会电离空气,从而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该种形式的空气净化器同样需要清除臭氧,面临耗材成本增加的问题。 [n0004]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臭氧还原网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持续使用无需更换的臭氧还原模块。 [n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中的臭氧还原网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持续使用无需更换臭氧还原模块的空气净化器。 [n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臭氧还原模块,包括: [n0007] 还原网,构造为镂空形结构,其上至少部分区域形成有过风孔,并适于在通电状态下加热至X度; [n0008] 绝缘框,由绝缘材质制成,所述绝缘框至少部分的包围所述还原网设置,并适于对所述还原网进行支撑; [n0009] 其中,X≥0。 [n0010] 可选的,所述还原网由金属材质制成。 [n0011] 可选的,所述还原网由镍制成,并成型为多孔形式的镍泡沫网结构。 [n0012] 可选的,所述还原网沿长度方向呈波浪形或折线形设置。 [n0013] 可选的,所述绝缘框沿所述还原网周向方向转绕一周设置。 [n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包括: [n0015] 风道,适于引导气体流动;以及 [n0016] 至少部分的遮盖所述风道的如上述所述的臭氧还原模块。 [n0017] 可选的,还包括: [n0018]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适于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 [n0019] 所述空气净化器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臭氧还原模块,至少两个所述臭氧还原模块沿进风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的两侧。 [n0020] 可选的,还包括: [n0021] 电净化模块,适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静电场,并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静电吸附。 [n0022] 可选的,所述臭氧还原模块沿气体流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电净化模块的下游位置。 [n0023] 可选的,所述臭氧还原模块经由所述绝缘框支撑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n0024]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n0025]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通过设置镂空形式的还原网,并在通电状态下对还原网进行加热,使得空气能够从还原网的过风孔中流过,从而在臭氧经过所述还原网时,高温使得臭氧还原分解;通过采用电加热形式的臭氧还原模块,保证臭氧还原能力持久有效,与催化剂催化还原形式的还原网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不会随着使用时间变长造成还原能力的逐渐降低,使净化效率维持稳定,无需更换耗材,节约用户成本,环保程度更高,避免臭氧对空气形成二次污染。 [n0026]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所述还原网采用多孔形式的镍泡沫网结构,使得镍泡沫网在通电情况下自发热,产生高温,高温使得臭氧还原分解,且镍泡沫网为高靶向多孔材料,一方面能够保证空气流畅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空气在镍泡沫网内充分绕行,使得空气与镍进行充分接触程度,保证臭氧的还原效率。 [n0027]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所述还原网沿长度方向呈波浪形或折线形设置,采用波浪形或折线形式,能够增加单位进风面积内的镍泡沫面积,从而提高空气与泡沫网的接触面积,保证臭氧的还原效果。 [n0028]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在风道内设置臭氧还原模块,并在通电状态下对还原网进行加热,使得空气能够从还原网的过风孔中流过,从而在臭氧经过所述还原网时,高温使得臭氧还原分解;通过采用电加热形式的臭氧还原模块,保证臭氧还原能力持久有效,与催化剂催化还原形式的还原网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不会随着使用时间变长造成还原能力的逐渐降低,使净化效率维持稳定,无需更换耗材,节约用户成本,环保程度更高,避免臭氧对空气形成二次污染。 [n002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n0031]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臭氧还原模块与过滤网的立体图; [n0032]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臭氧还原模块与过滤网的截面示意图; [n003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净化模块的立体图。 [n0034] 附图标记说明: [n0035] 10-出风单元,20-臭氧还原模块,21-绝缘框,22-还原网,30-过滤网, [n0036] 41-收集极单元,42-发生极单元。 [n0037]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40]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n0041] 实施例一 [n0042]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包括: [n0043] 还原网22,构造为镂空形结构,其上至少部分区域形成有过风孔,并适于在通电状态下加热至X度; [n0044] 绝缘框21,由绝缘材质制成,所述绝缘框21至少部分的包围所述还原网22设置,并适于对所述还原网22进行支撑; [n0045] 其中,X≥0。 [n0046] 优选的,所述还原网22在通电状态下能够自发热,产生高温,在臭氧经过所述还原网22时,高温使得臭氧还原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还原网22在通电状态下的加热温度X度,优选为X≥200。 [n0047] 优选的,所述还原网22构造为镂空形结构,其具体的结构形式可以为网状或者多孔板状或者多根线条状等等形式,一方面能够提高空气的通过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空气与还原网22进行充分接触。 [n0048] 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通过设置镂空形式的还原网22,并在通电状态下对还原网22进行加热,使得空气能够从还原网22的过风孔中流过,从而在臭氧经过所述还原网22时,高温使得臭氧还原分解;通过采用电加热形式的臭氧还原模块,保证臭氧还原能力持久有效,与催化剂催化还原形式的还原网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不会随着使用时间变长造成还原能力的逐渐降低,使净化效率维持稳定,无需更换耗材,节约用户成本,环保程度更高,避免臭氧对空气形成二次污染。 [n0049] 优选的,由于所述还原网22在使用状态下处于高温状态,为了对所述还原网22进行支撑与隔热,保证所述臭氧还原模块的正常安装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在还原网22的外侧至少部分的包围设置有绝缘框21,所述绝缘框21由绝缘材质制成,所述绝缘框21构造为支撑所述还原网22的绝缘框架,绝缘框架的电阻率大于1.0×107Ω·m。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框21的耐温等级在受到300℃时,5分钟不变形,且2年以上不发生热老化。 [n0050] 具体地,所述还原网22由金属材质制成。 [n0051] 通过采用金属材质,能够方便所述还原网22在通电状态下进行加热,快速产生高温,且保证升温温度的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网22可以为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等等。 [n005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还原网22由镍制成,并成型为多孔形式的镍泡沫网结构。 [n0053] 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所述还原网22采用多孔形式的镍泡沫网结构,使得镍泡沫网在通电情况下自发热,产生高温,高温使得臭氧还原分解,且镍泡沫网为高靶向多孔材料,一方面能够保证空气流畅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空气在镍泡沫网内充分绕行,使得空气与镍进行充分接触程度,保证臭氧的还原效率。 [n0054] 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的还原网22构造为镍泡沫网形式,镍泡沫网完全由金属镍组成,呈发泡状,通电后可产生高温,温度可达200℃,采用镍泡沫网作为杀菌装置,主要是镍泡沫良好的比面积能吸附较多的细菌,在利用镍的焦耳效应来产生200℃以上的高温,利用高温烘杀吸附在其表面的细菌。 [n0055] 此外,由于镍的比热容小,且采用镍泡沫结构,使得泡沫网的升温快,且所能传给空气的热量少,减少对室温的提升,避免室内的体感温度增加。 [n0056] 具体地,所述还原网22沿长度方向呈波浪形或折线形设置。 [n0057] 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所述还原网22沿长度方向呈波浪形或折线形设置,采用波浪形或折线形式,能够增加单位进风面积内的镍泡沫面积,从而提高空气与泡沫网的接触面积,保证臭氧的还原效果。 [n0058] 具体地,所述绝缘框21沿所述还原网22周向方向转绕一周设置。 [n0059] 实施例二 [n0060]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 [n0061] 风道,适于引导气体流动;以及 [n0062] 至少部分的遮盖所述风道的如上述所述的臭氧还原模块20。 [n0063]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在风道内设置臭氧还原模块20,并在通电状态下对还原网22进行加热,使得空气能够从还原网22的过风孔中流过,从而在臭氧经过所述还原网22时,高温使得臭氧还原分解;通过采用电加热形式的臭氧还原模块,保证臭氧还原能力持久有效,与催化剂催化还原形式的还原网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氧还原模块不会随着使用时间变长造成还原能力的逐渐降低,使净化效率维持稳定,无需更换耗材,节约用户成本,环保程度更高,避免臭氧对空气形成二次污染。 [n0064]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出风单元10,所述出风单元10内设置有电机,电机旋转带动离心风叶旋转,从而引导气体在风道内流动,形成空气的循环。 [n0065] 具体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 [n0066] 过滤网30,所述过滤网30适于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 [n0067] 所述空气净化器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臭氧还原模块,至少两个所述臭氧还原模块沿进风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滤网30的两侧。 [n0068]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器内设置有两个所述臭氧还原模块,两个所述臭氧还原模块沿进风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滤网30的两侧,空气先后通过两层镍泡沫网,可以彻底的清除掉空气中二次污染的臭氧。 [n0069]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30可以为HEPA网,能够过滤细小微粒污染物。 [n0070] 具体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 [n0071] 电净化模块,所述电净化模块适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静电场,并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静电吸附。 [n0072] 优选的,空气净化器内设置有所述电净化模块,所述电净化模块包括发生极单元42与收集极单元41,所述发生极单元42的作用主要是对空气放电从而使空气中的颗粒物附上电荷;对应的,所述收集极单元41的作用是对带上电荷的颗粒物进行捕获。所述发生极单元包括至少一根电晕丝,电晕丝充当对空气放电的角色,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晕丝优选为钨丝。当对电晕丝施加一定极性(正、负极)的直流电压时,电晕丝可以对周围空气放电并且产生相应极性的等离子体,从而使电场周围的颗粒物附上电荷。所述收集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极板,所述收集极单元的电极板可以被施加以与所述电晕丝相反极性的电压。当荷电的颗粒物在靠近所述电极板时,实现对颗粒物的捕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板优选为铝板。 [n0073] 当空气中的污染物通过风道进入电净化模块时,在风机的带动下由正电极向负电极运动,污染物受到正极性强电场影响被场化而荷电,成为带正电粒子,且在电场内,按照电极性受到库伦力影响运动方向发生偏转,撞击到负电极板即积尘板,呈正电性的颗粒物和负电性的极板进行电性结合,产生附着力,使得颗粒物被吸附,从而实现了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净化。 [n0074]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器内还设置有风机,风机转动吸引空气从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进入,并在空气流动过程中,经过所述电净化模块,具体为在风机的带动下由正电极向负电极运动。对应的,所述空气净化器上还设置有出风口。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器底部,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器的顶部或靠近顶部位置。 [n0075] 所述钨丝极适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臭氧。 [n0076] 钨丝极主要用于产生离子风使颗粒物带上正电荷;通过施加在钨丝极上的电压,使钨丝产生高压,形成电场,电场中的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氧气,氧气分解成氧原子: [n0077] e+O2→2O+e; [n0078] 高速运动的电子具有的动能,使得三体碰撞形成臭氧: [n0079] O+O2→O3。 [n0080] 具体地,所述臭氧还原模块沿气体流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电净化模块的下游位置。从而保证臭氧还原模块对电净化模块产生的臭氧进行充分还原。 [n0081]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30沿气体流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电净化模块的下游位置。 [n0082] 具体地,所述臭氧还原模块经由所述绝缘框21支撑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n0083]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臭氧还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还原网(22),构造为镂空形结构,其上至少部分区域形成有过风孔,并适于在通电状态下加热至X度; 绝缘框(21),由绝缘材质制成,所述绝缘框(21)至少部分的包围所述还原网(22)设置,并适于对所述还原网(22)进行支撑; 其中,X≥0。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还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网(22)由金属材质制成。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还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网(22)由镍制成,并成型为多孔形式的镍泡沫网结构。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臭氧还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网(22)沿长度方向呈波浪形或折线形设置。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臭氧还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21)沿所述还原网(22)周向方向转绕一周设置。 [0006] 6.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适于引导气体流动;以及 至少部分的遮盖所述风道的如上述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臭氧还原模块。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网(30),所述过滤网(30)适于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 所述空气净化器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臭氧还原模块,至少两个所述臭氧还原模块沿进风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滤网(30)的两侧。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净化模块,适于在通电状态下产生静电场,并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静电吸附。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还原模块沿气体流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电净化模块的下游位置。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还原模块经由所述绝缘框(21)支撑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3852429B2|2006-11-29|空気清浄機 JP5855122B2|2016-02-09|微生物・ウイルスの捕捉・不活化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KR100887493B1|2009-03-10|공기조화장치 CN112682894A|2021-04-20|空气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JPH11179231A|1999-07-06|電子式集塵器と電子式集塵器付き空気調和機 CN202590958U|2012-12-12|高吸附型静电净化器和具有该静电净化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JP3277869B2|2002-04-22|電子式集塵器付き空気調和機 JP2008068164A|2008-03-27|空気清浄機 JP3129263B2|2001-01-29|電子式集塵器付き空気調和機 CN214332992U|2021-10-01|一种臭氧还原模块及空气净化器 JPH11221489A|1999-08-17|低温弱電離プラズマと静電フィルターを併用した空気清浄ユニット JP2020506504A|2020-02-27|空気清浄に用いられる双極イオン発生器及び該双極イオン発生器を使用したサーキュラーディフューザー JP5025777B2|2012-09-12|空気清浄機 JPH11253545A|1999-09-21|空気清浄装置 CN112762560A|2021-05-07|一种臭氧还原模块及空气净化器 JP5774119B2|2015-09-02|微生物・ウイルスの捕捉・不活化方法 CN111256248A|2020-06-09|高效空气消毒净化处理装置 JP3709449B1|2005-10-26|ガス処理装置 JP2001062342A|2001-03-13|電気集塵機と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211503081U|2020-09-15|一种离子净化器 JP3656517B2|2005-06-08|空気浄化装置 KR20030075703A|2003-09-26|공기청정기의 집진 필터 CN112682895B|2021-11-19|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器 CN214648267U|2021-11-09|一种碳纳米管杀菌空气过滤集成装置 JP2007029844A|2007-02-08|空気処理装置および空気処理装置の運転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68071.2U|CN214332992U|2021-02-08|2021-02-08|一种臭氧还原模块及空气净化器|CN202120368071.2U| CN214332992U|2021-02-08|2021-02-08|一种臭氧还原模块及空气净化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