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加湿底座及水箱内水位同时监测的双水位监测加湿器,其包括两个水位监测件、叠设装配的水箱及加湿底座;一个所述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加湿底座的容腔内,以监测容腔内水位,另一所述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水箱的底部,以监测水箱内水位,形成具有双水位监测结构的加湿器。本实用新型设计两个水位监测件,该两个水位监测件分别安装于加湿底座的容腔内及水箱内,从而进行雾化用容腔及水箱进行同时、同步的监测,有效避免因无水工作的情况,致使加湿器损坏等情况出现,进而延长加湿器的使用寿命。
公开号:CN214332931U
申请号:CN202120094084.5U
申请日:2021-01-1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陈决源;吴伟林
申请人:Xiamen Airpple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IPC主号:F24F6-1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加湿底座及水箱内水位同时监测的双水位监测加湿器。
[n0002] 加湿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家电,对加湿器自动化操作也是现代使用者的需求之一。因此,为了确保加湿器能够正常且稳定的工作,于加湿底座或加湿器内设置一水位监测工件,已经是加湿器行业内常见的方法;但,现有具有单个水位监测工件的加湿器仅仅只能对雾化用容腔内的水位的监测,从而无法进行对水箱的有效监测,容易出现无水工作的情况,致使加湿器损坏等情况出现。
[n0003] 因此,如何有效的兼顾水箱及雾化用容腔的水位进行同时监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之一。
[n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水位监测加湿器的技术方案,其包括两个水位监测件、叠设装配的水箱及加湿底座,其中:
[n0005] 一个所述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加湿底座的容腔内,以监测容腔内水位,另一所述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水箱的底部,以监测水箱内水位,形成具有双水位监测结构的加湿器。
[n0006]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个水位监测件为第一水位监测件及第二水位监测件,其中:
[n0007] 所述第一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容腔内,所述第二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水箱的底部。
[n0008]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底部朝所述加湿底座方向下沉,形成一朝所述加湿底座方向凸出的安装腔,该安装腔与所述水箱的内腔连通;
[n0009] 所述第二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n001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容腔为加湿底座上端面内凹所形成,该容腔可拆卸的安装一隔板,该隔板将所述容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容腔本体及监测腔,所述第一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监测腔内。
[n001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容腔的底面设置,且其连通所述容腔本体及监测腔。
[n0012]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容腔的侧壁设置有两个插接导轨,所述两个插接导轨与所述隔板的两端配合插接,形成所述隔板的可拆卸结构。
[n0013]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接凸条,各所述插接凸条与对应的插接导轨配合插接。
[n0014]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板为弧形隔板。
[n001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个水位监测件为相同或不同的水位监测件。
[n0016]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个水位监测件为相同的水位监测件,各所述水位监测件包括导向柱及浮力环,其中:
[n0017] 所述浮力环套接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立于对应位置处,其顶端具有一限位凸起,以限制所述浮力环浮动位移。
[n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n0019] 本实用新型设计两个水位监测件,该两个水位监测件分别安装于加湿底座的容腔内及水箱内,从而进行雾化用容腔及水箱进行同时、同步的监测,有效避免因无水工作的情况,致使加湿器损坏等情况出现,进而延长加湿器的使用寿命。
[n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水位监测加湿器的立体示意图;
[n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水位监测加湿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n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水位监测加湿器的结构剖视立体图;
[n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底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n0024] 为了确保加湿器能够正常且稳定的工作,于加湿底座或加湿器内设置一水位监测工件,已经是加湿器行业内常见的方法;但,现有具有单个水位监测工件的加湿器仅仅只能对雾化用容腔内的水位的监测,从而无法进行对水箱的有效监测,容易出现无水工作的情况,致使加湿器损坏等情况出现。
[n0025] 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经过对原因的分析,不断研究发现一种双水位监测加湿器的技术方案,其包括两个水位监测件、叠设装配的水箱及加湿底座,其中:
[n0026] 一个所述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加湿底座的容腔内,以监测容腔内水位,另一所述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水箱的底部,以监测水箱内水位,形成具有双水位监测结构的加湿器。
[n0027] 上述技术方案中,其设计两个水位监测件,该两个水位监测件分别安装于加湿底座的容腔内及水箱内,从而进行雾化用容腔及水箱进行同时、同步的监测,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n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n0029] 实施例:
[n0030] 如图1所示,一种双水位监测加湿器的技术方案,其包括两个水位监测件、叠设装配的水箱1及加湿底座2。
[n0031] 结合图3所示,所述两个水位监测件为第一水位监测件3及第二水位监测件4;具体的说:第一水位监测件3及第二水位监测件4可以为相同的水位监测件,也可以为不同的水位监测件;
[n003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水位监测件3及第二水位监测件4为相同的水位监测件,其包括导向柱及浮力环,所述浮力环套接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立于对应位置处,其顶端具有一限位凸起,以限制所述浮力环浮动位移。
[n0033]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加湿底座2为支撑所述水箱的座体,其上端面为与所述水箱对接的对接面,所述上端面的中部具有内凹槽,该内凹槽于所述加湿底座内形成一容水的容腔2-1,该容腔2-1内设置有雾化用部件;另,所述容腔2-1内安装有第一水位监测件3,以对所述容腔2-1内的水位进行监测。
[n0034]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水位监测件3装于所述容腔2-1内,并通过一隔板2-2与所述容腔分隔;所述隔板2-2可拆卸的装于所述容腔2-1内;
[n0035] 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隔板2-2将所述容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容腔本体及监测腔,所述第一水位监测件3装于所述监测腔内,所述隔板2-2上开设有一通孔2-21,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容腔的底面设置,且其连通所述容腔本体及监测腔。
[n0036]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容腔2-1的侧壁设置有两个插接导轨2-3,所述隔板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接凸条2-22,各所述插接凸条2-22与对应的插接导轨2-3配合插接,形成所述隔板2-2的可拆卸结构。
[n0037]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容腔2-1呈矩形状,所述第一水位监测件3装于所述容腔2-1的一角处,其利用弧形状的隔板2-2将其与容腔2-1进行分隔,形成容腔本体及监测腔,所述隔板2-2靠近容腔底部开设所述通孔2-21,利用所述通孔2-21连通所述容腔本体及监测腔,从而有效的进行对容腔本体的水位监测。
[n0038]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各所述插接导轨2-3为竖直装于所述空腔2-1侧壁上的板体,该板体竖直设置有折线,且其一侧板体沿所述折线朝所述第一水位监测件3方向弯折,形成一弯折状的插接导轨;所述隔板2-2上各所述插接凸条2-22为与所述插接导轨2-3相适配的凸条,各所述插接凸条2-3与所述隔板2-2一体相连。
[n0039] 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隔板2-2包括隔板本体、两插接凸条2-22及顶板;所述隔板本体为弧形状的板体,且其上开设有所述通孔2-21,两插接凸条2-22分别位于所述隔板本体的两侧,以与所述插接导轨2-3配合装配;所述顶板为一弧形的平板,其两端呈梯形状并对应所述两插接凸条设置,该顶板的中央设置有凸起,该凸起为方便插拔的凸柄,所述顶板固接于所述隔板本体的顶部。
[n0040] 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水箱1的底部朝所述加湿底座方向下沉,形成一朝所述加湿底座方向凸出的安装腔1-1,该安装腔1-1与所述水箱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水位监测件4装于所述安装腔1-1内,用以监测水箱1的水位。
[n004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水箱1为一筒状体,其上端与所述加湿底座2对接安装,该加湿器的底面朝向所述加湿底座2方向设置有凸起,形成一个与所述水箱的内腔连通的安装腔1-1,所述安装腔1-1的深度与所述第二水位监测件4相适配;所述第二水位监测件4装于所述安装腔1-1内,从而有效监测所述水箱1的水位。
[n0042]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双水位监测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水位监测件、叠设装配的水箱及加湿底座,其中:
一个所述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加湿底座的容腔内,以监测容腔内水位,另一所述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水箱的底部,以监测水箱内水位,形成具有双水位监测结构的加湿器。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水位监测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水位监测件为第一水位监测件及第二水位监测件,其中:
所述第一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容腔内,所述第二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水箱的底部。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水位监测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底部朝所述加湿底座方向下沉,形成一朝所述加湿底座方向凸出的安装腔,该安装腔与所述水箱的内腔连通;
所述第二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水位监测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为加湿底座上端面内凹所形成,该容腔可拆卸的安装一隔板,该隔板将所述容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容腔本体及监测腔,所述第一水位监测件装于所述监测腔内。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水位监测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容腔的底面设置,且其连通所述容腔本体及监测腔。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水位监测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侧壁设置有两个插接导轨,所述两个插接导轨与所述隔板的两端配合插接,形成所述隔板的可拆卸结构。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水位监测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接凸条,各所述插接凸条与对应的插接导轨配合插接。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水位监测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弧形隔板。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水位监测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水位监测件为相同或不同的水位监测件。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水位监测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水位监测件为相同的水位监测件,各所述水位监测件包括导向柱及浮力环,其中:
所述浮力环套接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立于对应位置处,其顶端具有一限位凸起,以限制所述浮力环浮动位移。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2931U|2021-10-01|双水位监测加湿器
CN214065146U|2021-08-27|加湿器底座
CN206281086U|2017-06-27|空调室外机顶盖与右后侧板的装配结构
CN205603273U|2016-09-28|一种电解槽结构
CN211749156U|2020-10-27|一种组合式砧板架
CN108344235B|2020-10-02|一种冰箱底座扣板
CN209351501U|2019-09-06|一种校园agv电池组箱
CN212290121U|2021-01-05|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管件的内部布线结构
CN213931174U|2021-08-10|风管机
CN210669871U|2020-06-02|一种usb直插式电源适配器的组装结构
CN210128457U|2020-03-06|除湿机
CN210983886U|2020-07-10|一种组合式采集运维标准化实训设备的挂表箱结构
CN212657767U|2021-03-05|一种便于拆装挡烟板的集成灶
CN214213831U|2021-09-17|机器人主壳安装结构及送餐机器人
CN213440448U|2021-06-15|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墙体打孔机
CN208371573U|2019-01-15|饮水设备
CN213089887U|2021-04-30|一种厨房烟机集风罩
CN209844267U|2019-12-24|一种具有除湿防水功能的电容柜
CN211907527U|2020-11-10|一种洗涤液泡沫化装置的电池安装结构
CN211269475U|2020-08-18|一种组合柜安装底座
CN209807553U|2019-12-20|一种侧板的安装结构及其衣架
CN214249881U|2021-09-21|空调外壳、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9947914U|2020-01-14|一种低阻抗电池盒
CN212153994U|2020-12-15|一种舞台可拆解加热地板
CN205204538U|2016-05-04|一种拱形电梯外呼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94084.5U|CN214332931U|2021-01-14|2021-01-14|双水位监测加湿器|CN202120094084.5U| CN214332931U|2021-01-14|2021-01-14|双水位监测加湿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