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热风供暖系统
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室内电暖采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风供暖系统。其包括若干设置于房屋内的供暖装置,所述供暖装置包括放置于房屋的地板上的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暖风机,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吸风槽,所述吸风槽的槽底贯穿开设有送风槽,所述暖风机安装于吸风槽内。本申请具有提高热风供暖系统的供暖效率的效果。 公开号:CN214332853U 申请号:CN202120484386.3U 申请日:2021-03-0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夏昆;尹雪莉;吕晨霞;周鑫宏;葛智中;钱剑 申请人:Jiufeng Marine Ecolog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IPC主号:F24D15-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室内电暖采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风供暖系统。 [n0002] 供暖就是用人工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且供暖系统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热媒的不同可以分为:热水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以及热风采暖系统;而按照热源的不同又分为热电厂供暖、区域锅炉房供暖以及集中供暖三大类等。 [n0003] 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748531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热风供暖系统,其主要包括用于生成热风的热风炉、从热风炉连接到室内进风口的供热风管路、用于抽取室内空气并向热风炉传送的引风机以及从室内吸风口连接到引风机的吸风管路。 [n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室内进风口开设于墙壁的上方区域,而热气又是逐渐向上上升的,进而促使热风供暖系统难以对室内的下方区域进行供暖,存在热风供暖系统供暖效率较差的缺陷。 [n0005] 为了提高热风供暖系统的供暖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热风供暖系统。 [n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风供暖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7] 一种热风供暖系统,包括若干设置于房屋内的供暖装置,所述供暖装置包括放置于房屋的地板上的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暖风机,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吸风槽,所述吸风槽的槽底贯穿开设有送风槽,所述暖风机安装于吸风槽内。 [n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室内进行供暖时,由于供暖装置放置于房屋的地板上,使得从暖风机送出的暖风首先通过送风槽扩散至房屋的下方区域,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暖风又逐渐向房屋的上方区域进行扩散,并对室内进行全方位的供暖,而冷却下来的冷气再次通过吸风槽进入暖风机,进而对暖气进行循环,进一步提高热风供暖系统的供暖效率。 [n0009] 可选的,所述供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外壳内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若干转动连接于吸风槽的槽壁上的转动轴以及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的导风叶片,且所述导风叶片容置于送风槽内。 [n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暖风机的风量进行控制时,可以直接拨动导风叶片,进而改变相邻两个导风叶片之间的间距,间接改变暖风机的风量,促使对暖风机的风量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 [n0011] 可选的,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的驱动齿轮以及滑移连接于吸风槽的槽底的驱动齿条,且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齿条相互啮合。 [n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驱动齿条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所以当需要对多个导风叶片进行控制时,可以直接通过滑移驱动齿条来迫使驱动齿轮发生旋转,进而促使操作人员可以对多个导风叶片进行控制。 [n0013] 可选的,所述驱动齿条上设置有控制杆,所述吸风槽的槽底贯穿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与送风槽间隔开设,而所述控制杆穿设控制槽并于控制槽内往复滑移。 [n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驱动齿条进行控制时,由于驱动齿条上设置有控制杆,且控制杆可以于控制槽内往复滑移,进而促使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控制杆对驱动齿条进行控制,使得对驱动齿条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 [n0015] 可选的,所述控制杆远离驱动齿条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的外径大于控制槽的槽宽。 [n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位柱的外径大于控制槽的槽宽,使得定位柱间接对驱动齿条进行限位,进而减少驱动齿条发生相对偏移的可能性,间接提高驱动齿条于驱动齿轮的连接稳定性。 [n0017] 可选的,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转动轴的两端的弹性件,所述吸风槽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弹性件插接于限位槽内。 [n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导风组件进行安装时,首先按压弹性件,随后将弹性件插接于限位槽内,使得限位槽的槽壁限制弹性件的移动,进而对转动轴进行限位,促使对导风组件的安装更为简单方便。 [n0019]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设置于转动轴上的限位柱以及设置于限位柱上的压缩弹簧,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开设有供限位柱活动插接的插槽,而所述压缩弹簧容置于插槽内。 [n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导风组件进行安装时,首先按压限位柱并迫使限位柱插接于插槽内,此时,压缩弹簧在该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压缩;随后将转动轴放置于两个限位槽之间,此时,限位柱在压缩弹簧的回复作用下插接于限位槽内,在促使对导风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对限位柱的磨损。 [n0021] 可选的,所述插槽的槽壁上设置有若干定位轴,所述限位柱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轴限位滑移于定位槽内,且所述定位轴的外周面与定位槽的槽底抵接。 [n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位轴的外周面与定位槽的槽底抵接,使得定位轴通过定位槽的槽壁限制限位柱的移动,进而减少限位柱完全脱离插槽的可能性,间接提高转动轴与外壳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n0023]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房屋内的导风扇,且所述导风扇安装于房屋的天花板上。 [n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暖风逐渐向上上升时,导风扇将位于房屋上方区域的暖气进行下压,进而对房屋内的暖气进行循环,进一步提高暖风供暖系统的供暖效率。 [n0025]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n0026] 1.当需要对室内进行供暖时,从暖风机送出的暖风首先通过送风槽扩散至房屋的下方区域,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暖风又逐渐向房屋的上方区域进行扩散;随后冷却下来的冷气又再次通过吸风槽进入暖风机,进而对暖气进行循环,进而提高暖风供暖系统的供暖效率; [n0027] 2.当暖风逐渐向上上升时,导风扇将位于房屋上方区域的暖气进行下压,进而对房屋内的暖气进行循环进而提高暖风供暖系统的供暖效率。 [n0028]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暖风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2是供暖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n0030] 图3是供暖系统另一方向的爆炸示意图。 [n0031] 图4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n0032] 图5是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n0033] 附图标记说明:1、供暖装置;2、导风扇;3、外壳;4、暖风机;5、导风组件;6、吸风槽;7、送风槽;8、转动轴;9、弹性件;10、导风叶片;11、驱动齿轮;12、驱动齿条;13、控制杆;14、定位柱;15、控制槽;16、限位槽;17、限位柱;18、压缩弹簧;19、插槽;20、定位轴;21、定位槽;22、球头柱塞;23、凹槽。 [n0034]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3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暖风供暖系统。参照图1,暖风供暖系统包括包括若干设置于房屋内的供暖装置1以及设置于房屋内的导风扇2。 [n0036] 在本实施例中,供暖装置1设置有四个,且四个供暖装置1分别安装于房屋的四个墙壁处,且四个供暖装置1均朝向房屋的中心,而导风扇2安装于房屋的天花板上。 [n0037] 参照图2和图3,供暖装置1包括设置于房屋的地板上的外壳3、设置于外壳3内的暖风机4以及用于控制暖风机4的出风量的导风组件5。 [n0038] 具体的,外壳3通过螺栓固定于房屋的地板上,且外壳3的的侧壁开设有吸风槽6,吸风槽6的槽底贯穿开设有送风槽7,暖风机4通过螺栓固定于吸风槽6的槽壁上,而导风组件5安装于送风槽7内。 [n0039] 导风组件5包括若干转动连接于吸风槽6的槽壁上的转动轴8、设置于转动轴8的两端的弹性件9、固定连接于转动轴8上的导风叶片10、固定连接于转动轴8上的驱动齿轮11以及滑移连接于吸风槽6的槽底的驱动齿条12。 [n0040]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8设置有三个,且三个转动轴8沿着吸风槽6的高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导风叶片10以及驱动齿轮11间隔焊接于转动轴8,且三个导风叶片10均容置于送风槽7内。 [n0041] 驱动齿条12滑移连接于外壳3内,且三个驱动齿轮11均与驱动齿条12相互啮合。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齿条12远离驱动齿轮1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控制杆13,且控制杆13上设置有定位柱14。 [n0042] 参照图2和图4,吸风槽6的槽底贯穿开设有控制槽15,控制槽15与送风槽7间隔开设,而控制杆13穿设控制槽15并于控制槽15内往复滑移。而定位柱14一体成型于控制杆13远离驱动齿条12的一端,且定位柱14的外径大于控制槽15的槽宽,使得定位柱14可以对驱动齿条12进行限位,进而提高驱动齿条12与驱动齿轮11的连接稳定性。 [n0043] 当需要对暖风机4的风量进行控制时,首先握持定位柱14,定位柱14通过控制杆13带动驱动齿条12滑移。由于驱动齿条12与三个驱动齿轮11相互啮合,进而促使驱动齿条12可以同步对三个驱动齿轮11进行控制,进而驱动转动轴8旋转,并迫使相邻两个导风叶片10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促使对暖风机4的风量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 [n0044] 控制杆13的外周面间设置有若干球头柱塞22,而控制槽15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23,在本实施例中,球头柱塞2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球头柱塞22间隔嵌设于控制杆13的外周面上。 [n0045] 凹槽23开设有二十六个,且每一个控制槽15的相对槽壁上均开设有十三个凹槽23,使得在对导风叶片10进行控制时,可以将球头柱塞22分别插接于不同的凹槽3内,进而对暖风机4的风量进行控制。 [n0046] 参照图3和图5,吸风槽6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槽16,弹性件9插接于限位槽16内。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16开设有六个,且六个限位槽16分别与六个弹性件9一一对应,即每一个吸风槽6的槽壁上均开设有三个限位槽16。 [n0047] 弹性件9包括设置于转动轴8上的限位柱17以及设置于限位柱17上的压缩弹簧18。具体的,转动轴8的端部开设有插槽19,限位柱17活动插接于插槽19内,而压缩弹簧18容置于插槽19内并始终迫使限位抓脱离插槽19。 [n0048] 插槽19的槽壁上设置有若干定位轴20,而限位柱17远离压缩弹簧18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定位槽2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轴20螺纹连接于插槽19的槽壁上,且定位轴20设置有两个,而两个定位轴20以转动轴8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n0049] 定位槽21也开设有两个,且两个定位槽21与两个定位轴20一一对应。两个定位轴20分别限位滑移于两个定位槽21内,且每一个定位轴20的外周面均与与其对应定位槽21的槽底抵接。此时,压缩弹簧18的一端与插槽19的槽底抵接,压缩弹簧18的另一端与限位柱17的内端面抵接。 [n0050] 当需要安装转动轴8时,首先按压限位柱17并迫使限位柱17插接于插槽19内,此时,压缩弹簧18在这个按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压缩。 [n0051] 随后将转动轴8放置于两个限位轴之间,限位柱17在压缩弹簧18的回复作用下插接于限位槽16内,限位槽16的槽壁限制限位柱17的移动,进而减少限位柱17脱离限位槽16的可能性。 [n0052] 另外,定位轴20通过定位槽21限制限位柱17的移动,进而减少限位柱17完全脱离插槽19的可能性,间接提高转动轴8与外壳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n0053]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暖风供暖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n0054] 当需要对室内进行供暖时,暖风机4首先通过吸风槽6将室内的冷空气进行加温。 [n0055] 随后经暖风机4处理的暖风首先通过送风槽7扩散至房屋的下方区域,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暖风又逐渐向房屋的上方区域进行扩散,并对室内进行全方位的供暖。 [n0056] 当暖风逐渐向上上升并集聚于房屋的上方区域时,导风扇2将位于房屋上方区域的暖气进行下压,进而对房屋内的暖气进行循环,进一步提高暖风供暖系统的供暖效率。 [n0057] 而冷却下来的冷气再次通过吸风槽6进入暖风机4,进而对暖气进行循环,进一步提高热风供暖系统的供暖效率。 [n0058]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设置于房屋内的供暖装置(1),所述供暖装置(1)包括放置于房屋的地板上的外壳(3)以及设置于外壳(3)内的暖风机(4),所述外壳(3)的侧壁开设有吸风槽(6),所述吸风槽(6)的槽底贯穿开设有送风槽(7),所述暖风机(4)安装于吸风槽(6)内。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装置(1)还包括设置于外壳(3)内的导风组件(5),所述导风组件(5)包括若干转动连接于吸风槽(6)的槽壁上的转动轴(8)以及固定连接于转动轴(8)上的导风叶片(10),且所述导风叶片(10)容置于送风槽(7)内。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5)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轴(8)上的驱动齿轮(11)以及滑移连接于吸风槽(6)的槽底的驱动齿条(12),且所述驱动齿轮(11)与驱动齿条(12)相互啮合。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条(12)上设置有控制杆(13),所述吸风槽(6)的槽底贯穿开设有控制槽(15),所述控制槽(15)与送风槽(7)间隔开设,而所述控制杆(13)穿设控制槽(15)并于控制槽(15)内往复滑移。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13)远离驱动齿条(12)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柱(14),且所述定位柱(14)的外径大于控制槽(15)的槽宽。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5)还包括设置于转动轴(8)的两端的弹性件(9),所述吸风槽(6)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槽(16),所述弹性件(9)插接于限位槽(16)内。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9)包括设置于转动轴(8)上的限位柱(17)以及设置于限位柱(17)上的压缩弹簧(18),所述转动轴(8)的端部开设有供限位柱(17)活动插接的插槽(19),而所述压缩弹簧(18)容置于插槽(19)内。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9)的槽壁上设置有若干定位轴(20),所述限位柱(17)远离压缩弹簧(18)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定位槽(21),所述定位轴(20)限位滑移于定位槽(21)内,且所述定位轴(20)的外周面与定位槽(21)的槽底抵接。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房屋内的导风扇(2),且所述导风扇(2)安装于房屋的天花板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2112699U|2012-01-18|一种半导体冷热水床垫 CN214332853U|2021-10-01|一种热风供暖系统 CN105465892A|2016-04-06|一种强化辐射及对流换热和舒适性的空调室内机 CN205316480U|2016-06-15|一种具有供新风兼风屏诱导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CN202835624U|2013-03-27|带载冷换热器的双冷源全新风热泵除湿机组 CN204509673U|2015-07-29|一种织带进料机构 CN103104956A|2013-05-15|智能型蒸发冷却半导体家用空调 CN207599990U|2018-07-10|一种一体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205511982U|2016-08-31|光电互补式枸杞干燥系统 CN202229303U|2012-05-23|对流式智能控制暖风装置 DE20101676U1|2001-03-29|Klimagerät zur Luftbehandlung eines Raumes CN203267454U|2013-11-06|一种低温型紫外线干燥机 CN112628842B|2021-09-28|一种散热器智能控制机构及暖气散热系统 CN209445489U|2019-09-27|一种空气能多联组取暖风机 CN209549429U|2019-10-29|压力容器内部上下空气循环装置 CN214791470U|2021-11-19|一种便于拆卸式送风机组 CN210343804U|2020-04-17|暖通风机 CN210569117U|2020-05-19|一种送风系统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202279Y|1995-06-28|一种电热热风取暖器 CN212431379U|2021-01-29|一种顶驱钻机专用空气调节机 CN205536108U|2016-08-31|强制对流型半明装式地板暖风机 CN2856763Y|2007-01-10|热水暖气炉 CN208724518U|2019-04-12|一种大棚供暖装置 CN204534764U|2015-08-05|大空间建筑采暖装置 WO2002095297A3|2004-03-04|Air conditioner humidifier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84386.3U|CN214332853U|2021-03-05|2021-03-05|一种热风供暖系统|CN202120484386.3U| CN214332853U|2021-03-05|2021-03-05|一种热风供暖系统|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