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机组本体,所述机组本体包括烟气管,所述烟气管端部连接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出气端连接设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另一端连接设有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管道一端部伸入箱体内切连接设有铜管,所述铜管呈S形结构向上延伸,并且上端连接设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上端伸出箱体外部,所述箱体一侧外部穿入设有铜制的水管,所述水管沿着铜管缠绕在铜管外部,并且上端从箱体上侧穿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合理,热利用率较高。
公开号:CN214332774U
申请号:CN202023052078.8U
申请日:2020-12-1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柳玉宾;李祥;张学源;张军涛;于成琪;孙思宇;纪宇飞;王恒涛;程思博
申请人:Huadian International Power Co Ltd Shenzhen Co;
IPC主号:F23J15-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余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n0002] 所谓“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热电冷值联产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在环境保护上,将部分污染分散化、资源化,争取实现适度排放的目标;在能源的输送和利用上分片布置,减少长距离输送能源的损失,有效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n0003] 现有的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效果较差,不能很好的达到分布式能源的要求,造成一定的能源流失。
[n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结构合理,热利用率较高。
[n0005]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机组本体,所述机组本体包括烟气管,所述烟气管端部连接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出气端连接设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另一端连接设有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管道一端部伸入箱体内切连接设有铜管,所述铜管呈S形结构向上延伸,并且上端连接设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上端伸出箱体外部,所述箱体一侧外部穿入设有铜制的水管,所述水管沿着铜管缠绕在铜管外部,并且上端从箱体上侧穿出。
[n0006] 作为改进:所述除尘器包括位于上方的除尘部和位于除尘部下方的集尘部。
[n0007] 作为改进:所述箱体内侧壁上设有隔热层。
[n0008] 作为改进:所述隔热层为挤塑聚苯板或聚氨酯发泡板或岩棉板的其中一种材质。
[n0009]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利用铜材质的管道设置,增加热传导的效率,在通过将铜制的水管缠绕在铜管上,增加接触面积,从而实现了快速的热传导,从而使得热量得到充分的利用。
[n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11] 附图标记对照表:
[n0012] 1-机组本体、2-烟气管、3-除尘器、4-管道一、5-箱体、6-铜管、7-管道二、8-水管、9-隔热层。
[n0013]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n0014] 如图1所示,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机组本体1,所述机组本体1包括烟气管2,所述烟气管2端部连接设有除尘器3,所述除尘器3出气端连接设有管道一4,所述管道一4另一端连接设有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箱体5,所述管道一4端部伸入箱体5内切连接设有铜管6,所述铜管6呈S形结构向上延伸,并且上端连接设有管道二7,所述管道二7上端伸出箱体5外部,所述箱体5一侧外部穿入设有铜制的水管8,所述水管8沿着铜管6缠绕在铜管6外部,并且上端从箱体5上侧穿出。
[n0015] 所述除尘器3包括位于上方的除尘部和位于除尘部下方的集尘部。
[n0016] 所述箱体5内侧壁上设有隔热层9。
[n0017] 所述隔热层9为挤塑聚苯板或聚氨酯发泡板或岩棉板的其中一种材质。
[n0018]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烟气从氧气罐2进入除尘器3进行除尘,之后带有热量的干净的气体进入到箱体5内的铜管6内,铜的热量传导性能较好,从而使得热量更快的传导至铜制的水管8内,将水管8内的水加热,从而供外部使用,同时利用在箱体5内侧壁加上隔热层9,减少热量通过箱体5向外部流失,减少能源的浪费。
[n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4)
[0001] 1.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机组本体(1),所述机组本体(1)包括烟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2)端部连接设有除尘器(3),所述除尘器(3)出气端连接设有管道一(4),所述管道一(4)另一端连接设有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箱体(5),所述管道一(4)端部伸入箱体(5)内切连接设有铜管(6),所述铜管(6)呈S形结构向上延伸,并且上端连接设有管道二(7),所述管道二(7)上端伸出箱体(5)外部,所述箱体(5)一侧外部穿入设有铜制的水管(8),所述水管(8)沿着铜管(6)缠绕在铜管(6)外部,并且上端从箱体(5)上侧穿出。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3)包括位于上方的除尘部和位于除尘部下方的集尘部。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内侧壁上设有隔热层(9)。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9)为挤塑聚苯板或聚氨酯发泡板或岩棉板的其中一种材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2221124U|2012-05-16|一种低温回水的集中供热系统
CN205939378U|2017-02-08|一种分体式固体蓄热介质电锅炉
CN103047778A|2013-04-17|聚光太阳热能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14332774U|2021-10-01|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6001744U|2017-03-08|一种基于热电比容错率的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CN106487327A|2017-03-08|一种基于甲醇燃料电池的热电联供系统
CN204103859U|2015-01-14|光伏光热用翅片式风循环装置
CN206469712U|2017-09-05|一种矿热炉的节能排烟系统
CN211119973U|2020-07-28|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6310523U|2017-07-07|一种锅炉烟道余热回收装置
CN205014658U|2016-02-03|沙漠地区太阳热能接收装置
CN205014661U|2016-02-03|一种收集利用沙漠表层太阳热能的装置
CN205014659U|2016-02-03|一种收集沙漠表层热量的装置
CN205014648U|2016-02-03|沙漠地区太阳热能收集利用装置
CN204460850U|2015-07-08|分布式能源与空气源热泵耦合系统
CN204756883U|2015-11-11|一种湿蒸汽发电余热利用装置
CN202630455U|2012-12-26|太阳能供热水与发电系统
CN209147468U|2019-07-23|一种光热发电装置
CN213956023U|2021-08-13|一种工业炉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0152791U|2020-03-17|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13021139U|2021-04-20|一种城市地下管廊储能系统
CN213067131U|2021-04-27|带储能的炼钢高效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2092210U|2011-12-28|一种光热太阳能与热电联产机组联合供热系统
CN202579067U|2012-12-05|太阳光热能储存应用系统
CN202675946U|2013-01-16|用于生物质气体净化装置的冷却塔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052078.8U|CN214332774U|2020-12-17|2020-12-17|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CN202023052078.8U| CN214332774U|2020-12-17|2020-12-17|一种燃气分布式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