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包括下支撑法兰、上支撑法兰和多个叶片,并形成多个沿径向向中心渐缩的风道;各所述风道中均设有离子风电极,各离子风电极均与高压源连接。烟囱内的烟气流经混风装置时,由于叶片件的风道外侧间隙大、内侧间隙小,当离子风电极施加高电压后,产生的离子风在叶片的外侧流速小、内侧流速大,形成朝向叶片内侧的离子风射流,射流尾部为负压区域,导致外界环境空气被吸入。随着冷空气的混合,烟囱排出的高温高湿烟气遇冷形成白雾,当白雾进入消白装置中后,被消白装置捕集,进而实现烟囱消白,最终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完成了对烟囱排放的水资源的回收。 公开号:CN214332767U 申请号:CN202023050605.1U 申请日:2020-12-1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郑钦臻;吴刚;李煜川 申请人:Jiangsu Shuangliang Low Carb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IPC主号:F23J13-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 [n0002] 在火力发电行业以及其他一些行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具有相当大的节约空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节约用水,成为工业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也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n0003] 目前诸多行业的烟囱经常排放“白烟”,“白烟”实际上就是水,“白烟”的排放实际就是水资源的浪费。 [n0004] 除了资源浪费之外,“白烟”还影响了周边居民区及交通道路的可见度,破坏了城市的环境;此外,还可能造成下风地区的湿度上升,羽雾落在地面造成冷却塔周围路面湿滑或结冰,给周围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影响工厂的安全生产,对冷却塔周边生产设备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n0005] 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对烟囱排放的水资源进行回收,是个需要持续研究的问题。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混风,进而实现对烟囱中水资源的回收。 [n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包括用以支撑于烟囱顶部的下支撑法兰,和位于下支撑法兰上方的上支撑法兰,所述下支撑法兰和所述上支撑法兰同轴布置且两者之间设有沿法兰环的径向延伸的多个叶片,从而形成多个沿径向向中心渐缩的风道;各所述风道中均设有离子风电极,各所述离子风电极均与高压源连接。 [n0008] 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法兰和所述上支撑法兰均设有多组上下对应的绝缘支撑,每一所述离子风电极均由一组所述绝缘支撑固定。 [n0009] 优选地,各离子风电极的顶部均延伸出所述上支撑法兰的所述绝缘支撑,且均与电极环连接,进而通过所述电极环与所述高压源连接。 [n0010] 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法兰和所述上支撑法兰的外径和内径尺寸相同,各所述叶片和各所述离子风电极均竖直设置。 [n0011] 优选地,各所述叶片在法兰环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n0012] 优选地,所述离子风电极呈线条型。 [n0013] 优选地,各所述离子风电极均居于所述风道的周向中线上。 [n0014] 优选地,所述高压源的低压端接地。 [n001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包括用以支撑于烟囱顶部的下支撑法兰,和用以支撑消白装置的上支撑法兰,所述下支撑法兰和所述上支撑法兰同轴布置且两者之间设有沿法兰环的径向延伸的多个叶片,从而形成多个沿径向向中心渐缩的风道;各所述风道中均设有离子风电极,各离子风电极均与高压源连接。 [n0016] 由于电极混风装置安装在烟囱与消白装置中间,烟囱内的烟气流经混风装置时,可以开启混风装置的高压电源,由于叶片件的风道具有外侧间隙大、内侧间隙小的特点,当离子风电极施加高电压后,产生的离子风在叶片的外侧流速小、内侧流速大,形成朝向叶片内侧的离子风射流,射流尾部为负压区域,导致外界环境空气被吸入。随着冷空气的混合,烟囱排出的高温高湿烟气遇冷形成白雾,当白雾进入消白装置中后,被消白装置捕集,进而实现烟囱消白。最终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完成了对烟囱排放的水资源的回收。 [n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8] 图1为混风装置在烟囱中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混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3为图2的正视示意图。 [n0021] 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n0022] 1-烟囱、2-电极混风装置、3-消白装置、4-支撑部件; [n0023] 2.1-上支撑法兰、2.2-下支撑法兰、2.3-叶片、2.4-离子风电极、2.5-绝缘支撑、2.6-电极环、2.7-高压电源。 [n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5] 本实用新型核心是提供一种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混风,进而实现对烟囱中水资源的回收。 [n0026] 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混风装置在烟囱中的安装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混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视示意图。 [n0027] 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囱消白系统主要包括烟囱1、电极混风装置2、消白装置3,以及将电极混风装置2和消白装置3支撑于烟囱1出口端的支撑部件4。当然,消白装置3也可以由电极混风装置2支撑。 [n0028] 其中,电极混风装置2主要包括上支撑法兰2.1、下支撑法兰2.2、叶片2.3、离子风电极2.4、高压电源2.7等部分。 [n0029] 下支撑法兰2.2可以通过支撑部件4支撑于烟囱1的顶部出口端,支撑部件4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赘述。上支撑法兰2.1位于下支撑法兰2.2上方,两者同轴设置。 [n0030] 在上支撑法兰2.1和下支撑法兰2.2的尺寸可以相同,均可以由金属材质制得并良好接地;两者之间还设有多个叶片2.3,各个叶片3均沿着法兰环的径向延伸,各叶片2.3在整体上围绕着法兰环的周向排列,显然,各叶片2.3在法兰环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更佳。 [n0031] 各叶片2.3同样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并与上支撑法兰2.1和下支撑法兰2.2均焊接连接;这样,即可以在上支撑法兰2.1和下支撑法兰2.2之间形成多个沿法兰盘的径向向中心渐缩的风道;风道的数目通常和叶片的数目相等。 [n0032] 在各所述风道中均设有至少一个离子风电极2.4,离子风电极2.4同样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并可以设为条形电极;各离子风电极2.4均与高压源2.7连接。高压源2.7的低压端可以良好接地。 [n0033] 通常,各离子风电极2.4均竖直设置,并可以设置在风道的周向中线上。 [n0034] 进一步,可以在上支撑法兰2.1和下支撑法兰2.2中均对应设置多组绝缘支撑2.5,每组包括两个上下位置对应的绝缘支撑2.5,这样就可以自上下两端将一根离子风电极2.4的位置方便地固定,且可靠地保持上支撑法兰2.1、下支撑法兰2.2相对于离子风电极2.4的电隔离。 [n0035] 具体可以在上支撑法兰2.1和下支撑法兰2.2的相应位置上开设竖向贯通的孔,在这些孔中设置绝缘支撑2.5。上支撑法兰2.1和下支撑法兰2.2中位置相对的上下两个绝缘支撑2.5为一组,每组均自上下两端支撑一个离子风电机2.4。 [n0036] 此外,各离子风电极2.4的顶部均可以延伸出位于上侧的绝缘支撑2.5,且可以设置电极环2.6,用于将各离子风电极2.4的顶部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电极环2.6将各个离子风电极2.4与高压源2.7进行电连接。 [n0037]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包括用以支撑于烟囱顶部的下支撑法兰,和用以支撑消白装置的上支撑法兰,所述下支撑法兰和所述上支撑法兰同轴布置且两者之间设有沿法兰环的径向延伸的多个叶片,从而形成多个沿径向向中心渐缩的风道;各所述风道中均设有离子风电极,各离子风电极均与高压源连接。 [n0038] 由于电极混风装置安装在烟囱与消白装置中间,烟囱内的烟气流经混风装置时,可以开启混风装置的高压电源,由于叶片件的风道具有外侧间隙大、内侧间隙小的特点,当离子风电极施加高电压后,产生的离子风在叶片的外侧流速小、内侧流速大,形成朝向叶片内侧的离子风射流,射流尾部为负压区域,导致外界环境空气被吸入。随着冷空气的混合,烟囱排出的高温高湿烟气遇冷形成白雾,当白雾进入消白装置中后,被消白装置捕集,进而实现烟囱消白。最终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完成了对烟囱排放的水资源的回收。 [n0039]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n004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支撑于烟囱(1)顶部的下支撑法兰(2.2),和位于所述下支撑法兰(2.2)上方的上支撑法兰(2.1),所述下支撑法兰(2.2)和所述上支撑法兰(2.1)同轴布置且两者之间设有沿法兰环的径向延伸的多个叶片(2.3),从而形成多个沿径向向中心渐缩的风道;各所述风道中均设有离子风电极(2.4),各所述离子风电极(2.4)均与高压源(2.7)连接。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法兰(2.2)和所述上支撑法兰(2.1)均设有多组上下对应的绝缘支撑(2.5),每一所述离子风电极(2.4)均由一组所述绝缘支撑(2.5)固定。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离子风电极(2.4)的顶部均延伸出所述上支撑法兰(2.1)的所述绝缘支撑(2.5),且均与电极环(2.6)连接,进而通过所述电极环(2.6)与所述高压源(2.7)连接。 [0004]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法兰(2.2)和所述上支撑法兰(2.1)的外径和内径尺寸相同,各所述叶片(2.3)和各所述离子风电极(2.4)均竖直设置。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叶片(2.3)在法兰环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0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电极(2.4)呈线条型。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离子风电极(2.4)均居于所述风道的周向中线上。 [0008]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源(2.7)的低压端接地。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4685291U|2015-10-07|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的阳极板 CN104148184A|2014-11-19|静电除尘装置的荷电组件 CN214332767U|2021-10-01|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 CN112524624A|2021-03-19|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 CN214332760U|2021-10-01|一种混风装置及包括该混风装置的烟囱系统 CN107816684A|2018-03-20|一种基于风能发电的电动车照明装置 CN112524623A|2021-03-19|一种混风装置及包括该混风装置的烟囱系统 CN104014430B|2016-06-08|一种湿式电除尘器 CN109945664A|2019-06-28|一种粉尘隔离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14320523U|2021-10-01|双极雾滴捕集装置 CN104722406A|2015-06-24|一种波纹状湿式电除尘器阳极 CN212092771U|2020-12-08|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绝缘箱通风保护装置 CN205811021U|2016-12-14|一种热失控自保护动力电池系统 CN201579127U|2010-09-15|一种带有粉尘静电凝集设备的旋风除尘装置 CN108772198B|2020-09-04|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排气楼 CN214391555U|2021-10-15|一种自动发泡装置 CN210905435U|2020-07-03|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CN112718241A|2021-04-30|方形烟囱消白装置及排烟系统 CN112718242A|2021-04-30|筒形消白装置及排烟系统 CN211777545U|2020-10-27|一种隧道用多机站轴流风机通风系统 CN211525191U|2020-09-18|扩散塔及包括该扩散塔的主要通风机 CN203972147U|2014-12-03|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CN213425966U|2021-06-11|高散热电机滑环室 CN103691210B|2015-05-13|火电厂煤电机组离心脱尘装置 CN210008132U|2020-01-31|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组件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050605.1U|CN214332767U|2020-12-17|2020-12-17|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CN202023050605.1U| CN214332767U|2020-12-17|2020-12-17|烟囱消白系统的电极混风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