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智能润滑系统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智能润滑系统,属于润滑控制技术领域。所述系统用于对润滑部位进行润滑,包括:传感器、中继器、主控柜、润滑站、给油单元;所述主控柜与所述给油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给油单元根据所述主控柜的指令给所述润滑部位供油;所述润滑站与给油单元连接,给所述给油单元供油;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润滑部位的温度和/或振动状态,与所述中继器通信连接,所述中继器与所述主控柜通信连接。所述全智能润滑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润滑部位加油后的温度和/或振动状态确定该润滑部位是否已经达到良好润滑,若未达到最优润滑,则临时向润滑部位补充油脂,以在润滑脂消耗量最低的条件下实现最好的润滑效果。 公开号:CN214332265U 申请号:CN202022748623.0U 申请日:2020-11-2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亚;王东升 申请人:Beijing Cmrc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IPC主号:F16N7-3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全智能润滑系统。 [n0002] 在智能润滑产生之前,润滑领域主要存在单线递进式润滑、双线及多线润滑,这三种形式的润滑方式占据市场90多年,至今仍有应用。干油润滑系统发展至今,无论国内国外,始终围绕着单线递进式润滑、双线及多线润滑系统这几种润滑系统发展,但上述系统都有自身缺点,于是发展出了智能润滑系统,该智能润滑系统结合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通过事先设定供油量和供油时间间隔,使得系统能自动完成向润滑部位供油。 [n0003] 但现有的智能润滑系统,只能根据事先设定的供油量进行润滑油加注,供油量可能不符合润滑部位的实际需要,造成润滑部位加注的油脂不够或者浪费。 [n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智能润滑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润滑部位的温度和/或振动状态确定该润滑部位是否需要供油,取代了现有技术在预定供油时间间隔向润滑部位供给预定量的润滑油的方法,能够避免润滑部位加注的油脂不够或者浪费。 [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智能润滑系统,用于对润滑部位进行润滑,包括:传感器、中继器、主控柜、润滑站、给油单元;所述主控柜与所述给油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给油单元根据所述主控柜的指令给所述润滑部位供油;所述润滑站与所述给油单元连接,给所述给油单元供油;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润滑部位的温度和/或振动状态,与所述中继器通信连接,所述中继器与所述主控柜通信连接。 [n0006]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集成有温度传感器芯片和振动传感器芯片的集成传感器,或者,包含有温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的传感器组。 [n0007] 可选的,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所述主控柜通信连接;所述中继器与所述主控柜的连接方式还包括:所述中继器先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再通过所述上位机与所述主控柜通信连接。 [n0008] 可选的,所述润滑站与所述主控柜通过动力线缆连接;所述润滑站与所述给油单元之间、所述给油单元与所述润滑部位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n0009] 可选的,所述通信连接包括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n0010] 可选的,每个所述给油单元向多个所述润滑部位供油,所述润滑部位包括轴承。 [n0011] 可选的,每个所述给油单元供油的所述润滑部位的个数在1个至10个。 [n0012] 可选的,所述给油单元有计量腔,根据所述主控柜发送的指令中的供油量向所述润滑部位供油。 [n0013]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供电方式包括:电池供电、线路供电。 [n0014] 可选的,还包括移动终端,用于提供云服务。 [n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感器采集润滑部位的温度和/或振动状态确定该润滑部位是否需要供油,取代了现有技术在预定供油时间间隔向润滑部位供给预定量的润滑油的方法,能够避免润滑部位加注的油脂不够或者浪费。 [n001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n0017]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n0018]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全智能润滑系统拓扑结构图; [n0019]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全智能润滑系统拓扑结构图; [n0020] 图3是本申请对应于图1实施例所述系统拓扑结构图的的全智能润滑系统的供油流程图; [n0021] 图4是本申请对应于图2实施例所述系统拓扑结构图的的全智能润滑系统的供油流程图。 [n0022] 附图标记说明 [n0023] 100-主控柜200-给油单元300-润滑部位400-润滑站500-传感器600-中继器700-上位机800-移动终端 [n002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n0025] 下面先对现有技术的智能润滑系统做简要说明,以辅助对本申请全智能润滑系统的理解。本申请所介绍的全智能润滑系统是在现有智能润滑系统基础上的改进,其与现有智能润滑系统的组成大致相同。 [n0026] 现有的智能润滑系统由上位机人机监视系统、补脂站、集成润滑站、线路、管路管件、智能给油器集成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是模块化系统,系统的最终执行单元是智能给油器集成,动力源是集成润滑站各部分的组成。 [n0027] 上位机人机监视系统:上位机人机监视系统硬件由工控机、显示器、通讯器件等几部分组成,显示系统由组态软件构成,操作员通过人机界面可监视并操作现场的润滑系统,一套上位机人机监视系统硬件可监视多台润滑系统。 [n0028] 补脂站:补脂站由储脂罐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主要是用来补充各个集成润滑站的润滑脂需求。工作原理是:当补脂管道压力低于设定下限时启动润滑泵开始补充管道压力,当补脂管道压力达到设定上限时润滑泵停止;当润滑泵压力达到设定的上限或下限时润滑站停止工作输出报警信号,同时通过超声波探测仪探测油罐油位的高度,当低于设定下限时输出报警信号。 [n0029] 集成润滑站:集成润滑站由集成泵站、嵌入式控制系统、阀台、称重集成、压力传感器、威图集成控制柜等几部分组成。集成润滑站为系统的核心单元,主要作用是提供动力源、指挥各个润滑部位工作、收集润滑部位工作状态,同时承载着与上位机通讯及与主机的连锁。集成泵站包括两台润滑泵,该润滑泵为高压柱塞泵,工作原理为:两台润滑泵一台使用一台备用,当润滑泵油位低时发送信号到补脂站开始给润滑泵加油,润滑泵是管道压力的动力源,当管道压力低时润滑泵开始启动,当管道压力高时润滑泵停止运行;嵌入式系统是整个润滑系统的核心单元,控制着润滑部位的运行及状态的收集,同时也对集成润滑站、补脂站及传感器实时监测,按照既定的逻辑程序执行。 [n0030] 智能给油器集成:智能给油器集成由电磁给油器和智能信息处理模块组成。给油器集成是给油的执行单元,由智能信息处理模块控制并收集传感器信息。智能信息处理模块是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远程IO模块,接受主控制指令,传递传感器信息,检测工作电压、电流、及环境温度。 [n0031] 现有的智能润滑系统具备以下特点:单点供油、逐点检测能够做到每一个润滑部位故障清晰可见;每一点都可设定循环周期及供油量,同时可批量编辑相同的润滑制度、润滑部位;年、月、日油量统计及报表管理;可视化监视界面,坐在监视器下如临现场。 [n0032] 从现有的智能润滑系统的特点可以看出,系统的供油量和供油间隔是事先设定完成的,系统只是根据事先设定量进行润滑脂(油)的加注,不能反映润滑部位的实际需要,造成润滑部位加注的油脂不够或者浪费。 [n0033] 故在此基础上,为节约能源,研发了一种全智能润滑系统,该系统对润滑部位供油量进行了最低量设置,通过传感器采集润滑部位的温度和/或振动状态确定该润滑部位是否需要供油,从而灵活地临时添加润滑油脂,以在润滑脂消耗量最低的条件下实现最好的润滑效果。 [n0034] 该最低加油量设置在0至理论加油量的的1/10之间,其中该理论加油量根据润滑部位的特性确定,本申请以轴承作为润滑部位的实例,则该理论加油量根据轴承大小等参数计算出,同时还可计算出加油周期。 [n0035]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全智能润滑系统拓扑结构图,全智能润滑系统包括传感器、中继器、主控柜、润滑站、给油单元;所述主控柜与所述给油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给油单元根据所述主控柜的指令给所述润滑部位供油,图1中轴承作为润滑部位的实例;所述润滑站与给油单元连接,给所述给油单元供油;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润滑部位的温度和/或振动状态,与所述中继器通信连接;所述中继器与所述主控柜通信连接,更具体的,所述中继器是与所述主控柜内的控制系统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润滑站与所述主控柜通过动力线缆连接;所述润滑站与所述给油单元之间、所述给油单元与所述润滑部位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系统还优选包括移动终端,用于提供云服务。 [n0036] 其中主控柜、润滑站、线缆、管路管件、给油单元与现有智能润滑系统硬件一致,故只重点介绍其他改进部分。 [n0037]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可以是集成有温度传感器芯片和振动传感器芯片的集成传感器,或者是包含有温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的传感器组,其中振动传感器能单独或者同时检测振动加速度、PW(Pulse Wave,脉冲)波形等,传感器供电方式包括:电池供电、线路供电。传感器将检测的温度和/或振动状态信息实时或周期性上传至中继器。 [n0038] 中继器收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收集数据后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中继器将数据进行处理后,形成指令上传至主控柜;另一种是将收集的数据上传至上位机,由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后,形成指令上传至主控柜。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全智能润滑系统拓扑结构图,全智能润滑系统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所述主控柜通信连接,所述中继器先与上位机通信连接,更具体的,所述中继器是与上位机中的工控机通信连接,再通过所述上位机与所述主控柜通信连接。所述中继器可接收1000以内数量的传感器信号。当然,上述通信连接包括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n0039] 另外,每个所述给油单元可向多个所述润滑部位供油,所述润滑部位包括轴承。优选的,每个所述给油单元供油的所述润滑部位的个数在1个至10个,所述给油单元有计量腔,根据所述主控柜发送的指令中的供油量向所述润滑部位供油。 [n0040] 所述全智能润滑系统既可以自动运行也可以手动操作。当手动操作时,开启电动高压润滑泵后,润滑脂被压注到主管路中,待管道压力升至10MPa(根据管道远近此压力可在5-30MPa之间)时,操作员在触摸屏的手动控制画面上输入润滑部位号,然后点击手动控制即可对应现场的相应润滑部位,对应润滑部位的电磁给油器得到信号,开通油路,将润滑脂压注到相应的润滑部位。 [n0041] 当系统自动运行时,系统按照设定好的最低加油量自动对每个润滑部位逐点供油,逐点检测,直至所有润滑部位给油完成,进入循环等待时间(可调整),循环等待时间结束,自动进行下一次给油过程。在此期间,传感器检测润滑部位的温度或振动值的变化,从而选择是否对润滑部位进行补充加油。在自动运行下,图3示出了对应于本申请图一实施例所述系统拓扑结构图的全智能润滑系统的供油流程图;图4示出了对应于本申请图2实施例所述系统拓扑结构图的全智能润滑系统的供油流程图。 [n0042] 由智能润滑系统发展而来,所述全智能润滑系统对润滑部位供油量进行了最低量设置,通过传感器采集润滑部位加油后的温度和/或振动状态确定该润滑部位是否已经达到良好润滑,若未达到最优润滑,则临时向润滑部位补充油脂,以在润滑脂消耗量最低的条件下实现最好的润滑效果。 [n0043]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n0044]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全智能润滑系统,用于对润滑部位进行润滑,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中继器、主控柜、润滑站、给油单元; 所述主控柜与所述给油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给油单元根据所述主控柜的指令给所述润滑部位供油; 所述润滑站与所述给油单元连接,给所述给油单元供油;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润滑部位的温度和/或振动状态,与所述中继器通信连接,所述中继器与所述主控柜通信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 集成有温度传感器芯片和振动传感器芯片的集成传感器,或者, 包含有温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的传感器组。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主控柜通信连接; 所述中继器与所述主控柜的连接方式还包括:所述中继器先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再通过所述上位机与所述主控柜通信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站与所述主控柜通过动力线缆连接; 所述润滑站与所述给油单元之间、所述给油单元与所述润滑部位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包括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给油单元向多个所述润滑部位供油,所述润滑部位包括轴承。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给油单元供油的所述润滑部位的个数在1个至10个。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油单元有计量腔,根据所述主控柜发送的指令中的供油量向所述润滑部位供油。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供电方式包括:电池供电、线路供电。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终端,用于提供云服务。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6287187B|2018-02-02|智能化高低压润滑装置 CN205840943U|2016-12-28|一种燃油发电机润滑油自动更换设备 CN109099303A|2018-12-28|一种智能化稀油润滑装置监控系统和操作方法 CN106227181A|2016-12-14|一种生石灰生产线能耗智能监测系统 CN105680559A|2016-06-15|一种变电站直流系统 CN109358180A|2019-02-19|风电机组润滑油在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214332265U|2021-10-01|全智能润滑系统 CN106704193B|2019-02-01|螺杆式电动空压机组节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764228U|2011-03-16|用于轧机的智能润滑系统 CN201003679Y|2008-01-09|分布式自动润滑装置 CN212840627U|2021-03-30|一种ps转炉拖轮智能润滑装置 CN201320559Y|2009-10-07|热连轧精轧机组工艺润滑自动化控制系统 CN206608221U|2017-11-03|沼气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系统 CN111338279A|2020-06-26|智能变频控制柜 CN110848123A|2020-02-28|一种柴油水泵机组远程自动控制及监测系统 CN109099500B|2020-12-11|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空气源热泵蓄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6042563U|2017-03-22|一种用于消防给水系统的物联网控制柜 CN212259346U|2020-12-29|远程无线终端装置 CN206738909U|2017-12-12|石化工业空冷风机用智能油脂加注设备 CN204101958U|2015-01-14|一种高纯度艾片提取装置监控系统 CN203413324U|2014-01-29|人机界面智能润滑装置 CN209130486U|2019-07-19|一种风力发电机轴承自动润滑装置 CN203670053U|2014-06-25|柴油机组补油系统 CN203025570U|2013-06-26|一种超声波无线水位控制器 CN201731254U|2011-02-02|递进式集中自动润滑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748623.0U|CN214332265U|2020-11-24|2020-11-24|全智能润滑系统|CN202022748623.0U| CN214332265U|2020-11-24|2020-11-24|全智能润滑系统|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