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多足步行鼎
专利摘要:
一种多足步行鼎,该装置包括:鼎(A),十六腿(B)。十六腿中单腿为闭链连杆机构,整机共由四个电机提供动力,单个电机驱动四条腿,转向由电机差速驱动实现,具有很好的牵引性、稳定性和转向灵活性。该装置可实现鼎的自主运输,完成直行、转向、越障等行走动作,同时具备艺术与科普展览功能。 公开号:CN214332179U 申请号:CN202021658445.6U 申请日:2020-08-1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姚燕安;阮强;李博阳;武建昫;兰国荣 申请人: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IPC主号:F16M11-4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足步行鼎,具体讲的是一种底部具有闭链腿机构行走系统的鼎;在腿机构作用下鼎可实现直行、转向、越障等行走动作。 [n0002] 鼎是中国传统工艺品,鼎一般体积大、质量大,在搬运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不便。将闭链腿式行走机构与鼎结合,使鼎具有了自主运输能力。较开链腿机构而言,在相同的材质、外载和速度级别的条件下,闭链杆系理论上只承受拉、压载荷。本专利采用十六个闭链腿驱动行鼎,支撑性良好;由四个电机提供动力,具有很好的牵引性、稳定性和转向灵活性;转向则通过四个电机差速驱动的方式实现。 [n0003] 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是艺术创新的需要,也是科普的有力手段,而这类发明目前缺乏。本发明将复杂机械结构与工艺艺术品巧妙融合,提供一种新颖工艺品与新奇科普作品。 [n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行走鼎,以十六腿支撑行走,可完成鼎的自主运输任务,具备艺术展览、科普功能。 [n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多足步行鼎由鼎和四个四腿模块组成。所述的鼎与四腿模块通过减震橡胶实现连接。 [n0007] 所述的一种多足步行鼎共十六个腿,由四个电机驱动。通过控制四个电机的转速实现速度、方向控制。 [n0008] 所述四腿模块中任意模块内部的部件、关节、连接方式及与鼎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 [n0009] 所述的四腿模块由减震系统、动力系统与两个双腿单元组成。所述双腿单元由左腿与右腿组成。所述左腿、右腿均为闭链连杆机构。四腿模块由一个电机提供动力。 [n0010] 左腿包括:机架,曲柄,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第四杆件,马蹄。马蹄上布置一个安装孔;曲柄和第三杆件上布置两个安装孔;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四杆件上布置三个安装孔。 [n0011] 右腿相比于左腿,除第一杆件外其余构件形状、装配方式完全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杆件分为两个杆件:第一一杆件和第一二杆件。第一一杆件与第一二杆件通过四个孔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后所得杆件整体布置三个安装孔,安装孔间相对位置与左腿第一杆件安装孔间相对位置相同。 [n0012] 所述减震系统包含减震橡胶,支架,边板,空心轴,机架。 [n0013] 所述动力系统包含蜗轮蜗杆电机,曲柄轴。 [n0014]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n0015] 本发明将闭式运动链运用于鼎的运输,相比于开式运动链其承载性与刚度更高,相比于无行走系统的鼎其运输更加便利。本发明装置采用的是十六腿布置方案,且仅由四个电机驱动,简化控制系统,使鼎的运输更加平稳,安全。转向通过四个电机差速驱动的方式实现,较轮式移动系更加便捷。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艺术与科普作品,一定程度上弥补此类作品较少的不足。 [n0016] 图1一种多足步行鼎; [n0017] 图2鼎; [n0018] 图3动力与减震系统; [n0019] 图4双腿单元。 [n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n0021] 如图1所示,一种多足步行鼎由鼎与四个四腿模块组成。所述的鼎与四腿模块通过减震橡胶实现连接。 [n0022] 所述的一种多足步行鼎共十六个腿,由四个电机驱动。通过控制四个电机的转速实现速度、方向控制。 [n0023] 所述四腿模块中任意模块内部的部件、关节、连接方式及与鼎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 [n0024] 如图2所示,所述鼎由四个鼎脚组成,鼎脚用于与四足模块通过减震橡胶实现连接。 [n0025] 所述的四腿模块由减震系统、动力系统与两个双腿单元组成。所述双腿单元由左腿与右腿组成。所述左腿、右腿均为闭链连杆机构。四腿模块由一个电机提供动力。 [n0026] 如图3所示为动力与减震系统。 [n0027] 所述减震系统包含减震橡胶B-10,支架B-11,边板B-14,空心轴B-15,机架B-1。 [n0028] 所述减震系统连接方式为:四个震橡胶B-10与四个支架B-11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支架B-11通过底部安装孔与边板B-14,空心轴B-15,机架B-1实现固定连接。 [n0029] 所述动力系统包含蜗轮蜗杆电机B-12,曲柄轴B-13。 [n0030] 所述动力系统连接方式为:蜗轮蜗杆电机B-12与机架B-1固定连接。蜗轮蜗杆电机B-12的输出轴即为曲柄轴B-13。 [n0031] 如图4所示为一个双腿单元,由左腿与右腿组成。 [n0032] 左腿包括:机架B-1,曲柄B-2,第一杆件B-3,第二杆件B-4,第三杆件B-5,第四杆件B-6,马蹄B-7。 [n0033] 左腿中部件的连接方式为:机架B-1通过四个减震橡胶B-10固定于鼎A-1上。曲柄B-2通过安装孔与曲柄轴B-17实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杆件B-3中的一个安装孔实现转动连接。第一杆件B-3的另外两个安装孔分别与第二杆件B-4和第三杆件B-5实现转动连接。第二杆件B-4的另外两个安装孔分别与机架B-1和第四杆件B-6实现转动连接。第四杆件B-6的另外两个安装孔分别与第三杆件B-5和马蹄B-7实现转动连接。 [n0034] 右腿相比于左腿,除第一杆件B-3外其余构件形状、装配方式完全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杆件B-3分为两个杆件:第一一杆件B-8和第一二杆件B-9。第一一杆件B-8与第一二杆件B-9通过四个孔固定连接。其他杆件连接方式与左腿相同。
权利要求:
Claims (2) [0001] 1.一种多足步行鼎,其特征在于: 一种多足步行鼎由鼎(A)和十六腿(B)组成;所述的鼎(A)与十六腿(B)通过减震橡胶实现连接; 所述的一种多足步行鼎的十六腿(B),由四个电机驱动,转向通过四个电机差速转向的方式实现; 所述十六腿(B)由四个四腿模块组成,四腿模块中任意模块内部的部件、关节、连接方式及与鼎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 所述四腿模块由两个双腿单元,动力系统,减震系统组成; 所述双腿单元由左腿、右腿组成; 左腿包括:机架(B-1),曲柄(B-2),第一杆件(B-3),第二杆件(B-4),第三杆件(B-5),第四杆件(B-6),马蹄(B-7);马蹄(B-7)上布置一个安装孔;曲柄(B-2)和第三杆件(B-5)上布置两个安装孔;第一杆件(B-3),第二杆件(B-4)和第四杆件(B-6)上布置三个安装孔; 左腿部件的连接方式为:机架(B-1)通过四个减震橡胶(B-10)固定于鼎脚(A-2)上;曲柄(B-2)通过安装孔与曲柄轴(B-13)实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杆件(B-3)中的一个安装孔实现转动连接;第一杆件(B-3)的另外两个安装孔分别与第二杆件(B-4)和第三杆件(B-5)实现转动连接;第二杆件(B-4)的另外两个安装孔分别与机架(B-1)和第四杆件(B-6)实现转动连接;第四杆件(B-6)的另外两个安装孔分别与第三杆件(B-5)和马蹄(B-7)实现转动连接; 右腿相比于左腿,除第一杆件(B-3)外其余构件形状、装配方式完全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杆件(B-3)分为两个杆件:第一一杆件(B-8)和第一二杆件(B-9);第一一杆件(B-8)与第一二杆件(B-9)通过四个孔固定连接;其他杆件连接方式与左腿相同; 所述减震系统包含减震橡胶(B-10),支架(B-11),边板(B-14),空心轴(B-15),机架(B-1); 所述减震系统连接方式为:四个减震橡胶(B-10)与四个支架(B-11)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支架(B-11)通过底部安装孔与边板(B-14),空心轴(B-15),机架(B-1)实现固定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步行鼎,其特征在于: 所述鼎(A)由侧板(A-1)与四个鼎脚(A-2)组成,鼎脚(A-2)用于与四足模块通过减震橡胶实现连接; 所述动力系统包含蜗轮蜗杆电机(B-12),曲柄轴(B-13); 所述动力系统连接方式为:蜗轮蜗杆电机(B-12)与机架(B-1)固定连接;蜗轮蜗杆电机(B-12)的输出轴即为曲柄轴(B-13)。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424067Y|2010-03-17|使用曲柄摇杆的步行机构 CN102350697A|2012-02-15|一种含5r闭环子链的两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3029120A|2013-04-10|一种折叠式静载平衡并联调姿平台 CN108394485B|2019-12-06|一种基于气动系统的多功能多足仿生机器人系统 CN1537703A|2004-10-20|水陆两栖仿生机器龟 CN214332179U|2021-10-01|一种多足步行鼎 CN107298137A|2017-10-27|一种趴卧式步行机器人 CN100366400C|2008-02-06|柔索驱动三和四自由度解耦并联机构 CN102357881A|2012-02-22|一种含5r闭环子链的三维平动一维转动并联机构 CN208515722U|2019-02-19|一种具有并联柔性腰部结构的四足机器人 CN103010327B|2015-04-01|一种单电机驱动可爬行的弹跳机器人 CN110480608A|2019-11-22|一种具有双驱平行缓冲腿和并联柔性躯干的仿生机器人 CN102350698A|2012-02-15|一种含5r闭环子链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5082110A|2015-11-25|驱动冗余式三自由度稳定平台 CN110077486A|2019-08-02|一种仿生八足特种机器人 CN202241279U|2012-05-30|一种含5r闭环子链的两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3010329A|2013-04-03|一种两足步行移动机构 CN111547148A|2020-08-18|一种变形轮装置、轮履腿行走装置及轮履腿机器人 CN203210376U|2013-09-25|并联机器人及其平行四边形杆组 CN110228546A|2019-09-13|一种仿生爬行机器人 TWI660762B|2019-06-01|Reciprocating vibration type motion device CN201139942Y|2008-10-29|动物耳朵动作模拟装置 CN108622228B|2020-11-17|一种具有柔性腰的四足机器人 CN108995733B|2020-03-24|一种正反行走多足载运平台 TW201914890A|2019-04-16|智能電動平衡車及其智能控制裝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1658445.6U|CN214332179U|2020-08-11|2020-08-11|一种多足步行鼎|CN202021658445.6U| CN214332179U|2020-08-11|2020-08-11|一种多足步行鼎|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