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调质阻尼器,阻尼器中底板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的顶端通过转动件连接有半球形凹板,重球放置于半球形凹板中,半球形凹板顶端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连接有环形框,环形框的内壁与重球的外壁之间安装缓冲机构,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有限位顶板,阻尼杆连接半球形凹板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以使得重球在不受到缓冲机构的限制的范围内,重球随着建筑物的震动可以360度在半球形凹板中移动。
公开号:CN214330136U
申请号:CN202120008875.1U
申请日:2021-01-0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吴俊超
申请人: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PC主号:E04H9-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调质阻尼器,属于建筑防震技术领域。
[n0002]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由质块,弹簧与阻尼系统组成。既由将其振动频率调整至主结构频率附近,改变结构共振特性,由于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这种特性,使其在建筑防震抗震领域能够非常好的进行应用。
[n0003] 现有的建筑调质阻尼器,是通过阻尼杆直接与重球连接,在重球相对移动时产生的力直接传递给阻尼杆,瞬间极大的冲击力使得阻尼杆无法很好的对重球进行控制,导致重球相对位移过大,从而相对回弹速度过慢,对设备的抗震效果有严重的影响。
[n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调质阻尼器,以用于通过合理的构成及连接构建建筑用阻尼器。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调质阻尼器,包括底板1、重球2、支撑柱3、半球形凹板4、支撑架5、环形框6、缓冲机构7、支撑板8、限位顶板9、阻尼杆10;其中底板1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柱3,并且支撑柱3的顶端通过转动件连接有半球形凹板4,重球2放置于半球形凹板4中,半球形凹板4顶端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架5,两个支撑架5之间连接有环形框6,环形框6的内壁与重球2的外壁之间安装缓冲机构7,支撑架5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板8,两个支撑板8的顶端连接有限位顶板9,阻尼杆10连接半球形凹板4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
[n0006] 所述底板1的顶端且位于阻尼杆10和支撑柱3之间连接有防护杆11,防护杆11设置有多组且呈圆形等距分布,防护杆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护板12。
[n0007] 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缓冲框71、弹簧管72、滑块73、缓冲限位杆74、弧形限位板75;其中缓冲框71内壁连接弹簧管72一端,弹簧管72的另一端连接滑块73,并且滑块73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框71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缓冲限位杆74一端连接滑块73,缓冲限位杆74的另一端贯穿缓冲框71并延伸至缓冲框71的外部,缓冲限位杆74延伸至缓冲框71外部的一端连接有与重球2相配合使用的弧形限位板75。
[n0008] 所述缓冲机构7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形等距分布。
[n0009] 所述阻尼杆10为液压阻尼杆,阻尼杆10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形等距分布。
[n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以使得重球在不受到缓冲机构的限制的范围内,重球随着建筑物的震动可以360度在半球形凹板中移动;通过阻尼杆的配合能够对不同方向的振动进行缓解调节,在调质阻尼器使用时,能够对重球的相对移动量进行很好的限位,避免了重球相对移动过度对建筑的抗震造成影响,同时也对重球进行了很好的缓冲,使得装置经久耐用;在半球形凹板转动时,通过防护杆和弧形防护板的限位,可以使得装置更好地正常运行。
[n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框和缓冲机构结构的俯视图;
[n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n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支撑柱、弧形防护板和阻尼杆结构的俯视图。
[n0015] 图中:1、底板;2、重球;3、支撑柱;4、半球形凹板;5、支撑架;6、环形框;7、缓冲机构;8、支撑板;9、限位顶板;10、阻尼杆;11、防护杆;12、弧形防护板;71、缓冲框;72、弹簧管;73、滑块;74、缓冲限位杆;75、弧形限位板。
[n0016] 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建筑调质阻尼器,包括底板1、重球2、支撑柱3、半球形凹板4、支撑架5、环形框6、缓冲机构7、支撑板8、限位顶板9、阻尼杆10;其中底板1的顶端螺栓连接有支撑柱3,并且支撑柱3的顶端通过转动件连接有半球形凹板4,重球2放置于半球形凹板4中,半球形凹板4顶端的两侧均螺栓连接有支撑架5,两个支撑架5之间螺栓连接有环形框6,环形框6的内壁与重球2的外壁之间安装缓冲机构7,支撑架5的顶端螺栓连接有支撑板8,两个支撑板8的顶端螺栓连接有限位顶板9,阻尼杆10连接半球形凹板4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
[n0017]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底板1的顶端且位于阻尼杆10和支撑柱3之间螺栓连接有防护杆11,防护杆11设置有六组且呈圆形等距分布,防护杆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护板12,弧形防护板12的表面为经过硫化处理的橡胶材料。
[n0018]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环形框6的内壁螺栓连接有缓冲机构7,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缓冲框71、弹簧管72、滑块73、缓冲限位杆74、弧形限位板75;其中缓冲框71内壁螺栓连接弹簧管72一端,弹簧管72的另一端螺栓连接滑块73,并且滑块73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框71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缓冲限位杆74一端螺栓连接滑块73,缓冲限位杆74的另一端贯穿缓冲框71并延伸至缓冲框71的外部,缓冲限位杆74延伸至缓冲框71外部的一端螺栓连接有与重球2相配合使用的弧形限位板75。弧形限位板75的表面为经过硫化处理的橡胶材料,缓冲限位杆74与重球径向布置。
[n0019]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缓冲机构7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形等距分布。
[n0020]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阻尼杆10为液压阻尼杆,阻尼杆10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形等距分布。
[n0021] 实施例2:如图1-图4所示,一种建筑调质阻尼器,包括底板1、重球2、支撑柱3、半球形凹板4、支撑架5、环形框6、缓冲机构7、支撑板8、限位顶板9、阻尼杆10;其中底板1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柱3,并且支撑柱3的顶端通过转动件连接有半球形凹板4,重球2放置于半球形凹板4中,半球形凹板4顶端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架5,两个支撑架5之间焊接有环形框6,环形框6的内壁与重球2的外壁之间安装缓冲机构7,支撑架5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板8,两个支撑板8的顶端焊接有限位顶板9,阻尼杆10连接半球形凹板4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
[n0022]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底板1的顶端且位于阻尼杆10和支撑柱3之间焊接有防护杆11,防护杆11设置有六组且呈圆形等距分布,防护杆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护板12,弧形防护板12的表面为经过硫化处理的橡胶材料。
[n0023]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环形框6的内壁焊接有缓冲机构7,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缓冲框71、弹簧管72、滑块73、缓冲限位杆74、弧形限位板75;其中缓冲框71内壁螺栓连接弹簧管72一端,弹簧管72的另一端螺栓连接滑块73,并且滑块73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框71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缓冲限位杆74一端焊接滑块73,缓冲限位杆74的另一端贯穿缓冲框71并延伸至缓冲框71的外部,缓冲限位杆74延伸至缓冲框71外部的一端焊接有与重球2相配合使用的弧形限位板75。弧形限位板75的表面为经过硫化处理的橡胶材料,缓冲限位杆74与重球径向布置。
[n0024]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缓冲机构7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形等距分布。
[n0025]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阻尼杆10为液压阻尼杆,阻尼杆10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形等距分布。
[n002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
[n0027] 使用时,当建筑因受到地震或风的作用而发生振动时,由于底板1与建筑为固定连接,所以底板1会随着建筑本体一起运动,随着重球2在惯性的作用下会产生与建筑本体相反的运动趋势使底板1、支撑柱3、半球形凹板4、阻尼杆10的组合也一起运动,通过阻尼杆10会使消耗振动波的震动能量,使得建筑本体振动幅度减小,在重球2与半球形凹板4相对运动时,通过支撑架5、环形框6安装的缓冲机构7即包括缓冲框71、弹簧管72、滑块73、缓冲限位杆74、弧形限位板75的组合对重球2进行了很好的缓冲以及限位;进一步通过支撑板8、限位顶板9的组合会对重球2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以及限位的作用,再进一步地,重球2的惯性作用会使得相应侧的半球形凹板4与相应侧的弧形防护板12紧贴从而使得相应侧的防护杆11、弧形防护板12的组合对重球2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地避免了重球2相对的运动趋势过大,对建筑本体的振幅造成过度的影响。
[n0028]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建筑调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重球(2)、支撑柱(3)、半球形凹板(4)、支撑架(5)、环形框(6)、缓冲机构(7)、支撑板(8)、限位顶板(9)、阻尼杆(10);其中底板(1)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柱(3),并且支撑柱(3)的顶端通过转动件连接有半球形凹板(4),重球(2)放置于半球形凹板(4)中,半球形凹板(4)顶端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架(5),两个支撑架(5)之间连接有环形框(6),环形框(6)的内壁与重球(2)的外壁之间安装缓冲机构(7),支撑架(5)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板(8),两个支撑板(8)的顶端连接有限位顶板(9),阻尼杆(10)连接半球形凹板(4)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调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且位于阻尼杆(10)和支撑柱(3)之间连接有防护杆(11),防护杆(11)设置有多组且呈圆形等距分布,防护杆(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护板(12)。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调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缓冲框(71)、弹簧管(72)、滑块(73)、缓冲限位杆(74)、弧形限位板(75);其中缓冲框(71)内壁连接弹簧管(72)一端,弹簧管(72)的另一端连接滑块(73),并且滑块(73)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框(71)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缓冲限位杆(74)一端连接滑块(73),缓冲限位杆(74)的另一端贯穿缓冲框(71)并延伸至缓冲框(71)的外部,缓冲限位杆(74)延伸至缓冲框(71)外部的一端连接有与重球(2)相配合使用的弧形限位板(75)。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调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7)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形等距分布。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调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10)为液压阻尼杆,阻尼杆(10)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形等距分布。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73675C|2001-10-24|自调型减振装置
CN210395664U|2020-04-24|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US3399879A|1968-09-03|Shock preventive means for nautical meters
CN214330136U|2021-10-01|一种建筑调质阻尼器
CN110359365B|2020-09-15|一种装配式桥梁避震座
CN111188871A|2020-05-22|准零刚度隔振器
JP3392036B2|2003-03-31|摺動支持装置
JPH10280660A|1998-10-20|免震装置及び免震装置用フリクションダンパ
CN213461057U|2021-06-15|一种电缆用防磨损的抗震支架装置
JP3026446B2|2000-03-27|免震装置
CN105696722B|2018-09-18|一种位移放大的金属剪切型消能器
CN205173362U|2016-04-20|一种具有宽频减振性能的惯容与橡胶复合减振器
CN203297746U|2013-11-20|消音型调压阀组
CN207814295U|2018-09-04|一种高铁用高效弹簧阻尼减震器
CN202047948U|2011-11-23|一种两叶片风力发电机组翘板轮毂用弹性元件
CN104712697B|2017-01-18|舰船显控台用抗强冲击、抗倾斜隔振器
CN212224347U|2020-12-25|减震可调幕墙立柱结构
CN210327250U|2020-04-14|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调速电机
CN210441481U|2020-05-01|一种用于新风除湿机的压缩机的减震装置
CN212156392U|2020-12-15|一种减震系数可调的抗震支撑装置
JP2000266116A|2000-09-26|揺動ベアリング式免震装置
CN209977511U|2020-01-21|一种管路设备竖直安装用橡胶接头式减震装置
JP2503356Y2|1996-06-26|構造物の制振装置
CN113090693A|2021-07-09|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多向减震装置
CN211850119U|2020-11-03|一种土木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08875.1U|CN214330136U|2021-01-05|2021-01-05|一种建筑调质阻尼器|CN202120008875.1U| CN214330136U|2021-01-05|2021-01-05|一种建筑调质阻尼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