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升降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包括轿厢、以及内置于轿厢内的齿轮组件,该齿轮组件包括一对立板、转动设置于一对立板上的第一转轴、设置于第一转轴的两端一对第一齿轮、以及内置于轿厢内的驱动电机,该轿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通过在轿厢的侧板上设置一对立板,在一对立板上设有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的两端设有一对第一齿轮,在轿厢内设有驱动电机,从而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作用下带动轿厢升降,此外,通过将齿轮组件内置于轿厢内,从而使得结构较为紧凑,减少了齿轮组件的占用空间。 公开号:CN214330119U 申请号:CN202022195509.XU 申请日:2020-09-2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梅军峰;佟岩;黄骞;刘雁军;梁世超 申请人:Jiangsu Parktec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Shenzhen Huadachu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E04H6-1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n0002] 随着社会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小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普遍拥有的交通工具之一,但其数量的迅速膨胀也为城市交通带来了越来越重的压力。相比较于传统的停车场模式,智能立体车库不仅占地少、空间利用率高、智能化程度高。在备受停车问题困扰的大城市建设立体停车设备,无疑在缓解了其停车难的现状。 [n0003] 现有的立体车库均会配备升降机用来载运车辆,然而,现有的升降机都需要配备独立的动力源来驱动轿厢的升降运动,占用空间较大、不经济。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车库升降机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包括轿厢、以及内置于所述轿厢内并与外部的一对齿条相啮合以带动所述轿厢升降的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呈相对设置于所述轿厢的侧板上的一对立板、转动设置于一对所述立板上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并与各所述齿条的一侧相啮合的一对第一齿轮、以及内置于所述轿厢内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发生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轿厢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穿过并与各所述第一齿轮连接的第一通孔。 [n0006]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件还包括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各所述立板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呈间隔分布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并与各所述齿条的另一侧相啮合的一对第二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轿厢内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传动连接的过渡轮组,所述轿厢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穿过并与各所述第二齿轮连接的第二通孔。 [n0007]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轮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一端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 [n0008] 进一步地,沿所述轿厢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高度相齐平。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件还包括用于与各所述齿条相啮合以增强轿厢升降平稳性的至少一个第三齿轮,各所述第三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上。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齿轮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第三齿轮分别分布于所述齿条的相对两侧。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齿轮的直径。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的侧板上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轿厢升降的多个导向轮。 [n0013]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各所述导向轮呈矩形阵列间隔分布于所述轿厢上。 [n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齿轮组件并与外部的一对齿条相啮合,从而可带动轿厢升降,即通过在轿厢的侧板上设置一对立板,在一对立板上设有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的两端设有一对第一齿轮,在轿厢内设有驱动电机,从而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作用下带动轿厢升降,此外,通过将齿轮组件内置于轿厢内,从而使得结构较为紧凑,减少了齿轮组件的占用空间。 [n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的结构图; [n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组件的结构图。 [n0018]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n0019] 1-轿厢;11-导向轮; [n0020] 2-齿轮组件;21-立板;22-第一转轴;23-第一齿轮;24-驱动电机;25-第二转轴;26-第二齿轮;27-第三齿轮; [n0021] 3-齿条。 [n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n0023]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24]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该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包括轿厢1,在轿厢1内设有齿轮组件2,该齿轮组件2与外部的一对齿条3相啮合,该齿轮组件2可带动轿厢1升降,具体地,该齿轮组件2包括一对立板21,该对立板21相对设置于该轿厢1的侧板上,该对立板2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22,在第一转轴22的两端设有一对第一齿轮23,该对第一齿轮23分别与该对齿条3的一侧相啮合,此外,在轿厢1内还设有驱动电机24,该驱动电机24的活动端与第一转轴22相连,该驱动电机24可驱动第一转轴22发生转动,另外,该轿厢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可供第一转轴22的两端分别穿过并与各第一齿轮23连接。这样,通过在轿厢1的侧板上设置一对立板21,在一对立板21上设有第一转轴22,在第一转轴22的两端设有一对第一齿轮23,在轿厢1内设有驱动电机24,从而驱动电机24带动第一转轴22转动,第一转轴22带动第一齿轮23转动,第一齿轮23与齿条3一侧的啮合作用下带动轿厢1升降,此外,通过将齿轮组件2内置于轿厢1内,从而使得结构较为紧凑,减少了齿轮组件2的占用空间。 [n0025]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齿轮组件2还包括第二转轴25,该第二转轴25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各立板21上,且该第一转轴22与第二转轴25呈间隔分布,在第二转轴25的两端还设有第二齿轮26,该第二齿轮26与各齿条3的另一侧相啮合,此外,在轿厢1内还设有过渡轮组(附图未作出),该过渡轮组可实现第一转轴22与第二转轴25的传动连接,另外,在轿厢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可供第二转轴25的两端分别穿过并与第二齿轮26连接。这样,当驱动电机24带动第一转轴22转动时,第一转轴22通过过渡轮组带动第二转轴25转动,第二转轴25进而带动第二齿轮26发生转动,第二齿轮26通过与齿条3另一侧的啮合作用下带动轿厢1升降,通过第一转轴22、第二转轴25、过渡轮组、第一齿轮23、以及第二齿轮26配合,从而使得轿厢1的升降较为平稳,提高了轿厢1升降的稳定性。 [n0026]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过渡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设置于第一转轴22的一端,该第二传动齿轮设置于第二转轴25的一端并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这样,第一转轴22可通过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作用下将传动力传递给第二转轴25,实现第一转轴22与第二转轴25的同步转动。 [n0027]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沿轿厢1的高度方向(如图2中的X方向),该第一转轴22与第二转轴25的高度相齐平。这样,通过第一转轴22与第二转轴25的高度相齐平,从而有利于轿厢1的平稳升降,也保证了轿厢1在升降过程中的受力均匀性,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该第一转轴22与第二转轴25的高度也可设置为其他,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n0028]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齿轮组件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齿轮27,该第三齿轮27转动安装于各立板21上,且该第三齿轮27与齿条3相啮合。这样,通过设置第三齿轮27,从而可辅助轿厢1升降,进一步保证了轿厢1的升降平稳性。 [n0029] 优选地,请参阅图2所示,该第三齿轮27的数量为两个,各第三齿轮27分别分布于齿条3的相对两侧,从而实现轿厢1的平稳升降。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该第三齿轮27的数量也可设置为其他多个,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n0030] 优选地,该第一齿轮23的直径与第二齿轮26的直径相同,该第一齿轮23的直径大于第三齿轮26的直径。这样,通过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26的直径值较大,从而第一齿轮23和第二齿轮26与齿条3啮合产生较大的啮合力,为轿厢1的升降提高较大的动力;通过将第三齿轮27的直径设置较小,从而可保证轿厢1平稳的升降前提下,节约了材料,缩减了成本。 [n003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轿厢1的侧板上还设有多个导向轮11,从而可引导轿厢1升降,为轿厢1的升降提供了侧导向。 [n0032]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导向轮11的数量为四个,各导向轮11呈矩形阵列间隔分布于轿厢1上。这样,可使得轿厢1平稳的升降。 [n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以及内置于所述轿厢内并与外部的一对齿条相啮合以带动所述轿厢升降的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呈相对设置于所述轿厢的侧板上的一对立板、转动设置于一对所述立板上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并与各所述齿条的一侧相啮合的一对第一齿轮、以及内置于所述轿厢内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发生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轿厢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穿过并与各所述第一齿轮连接的第一通孔。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还包括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各所述立板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呈间隔分布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并与各所述齿条的另一侧相啮合的一对第二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轿厢内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传动连接的过渡轮组,所述轿厢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穿过并与各所述第二齿轮连接的第二通孔。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轮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一端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轿厢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高度相齐平。 [000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还包括用于与各所述齿条相啮合以增强轿厢升降平稳性的至少一个第三齿轮,各所述第三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上。 [0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第三齿轮分别分布于所述齿条的相对两侧。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齿轮的直径。 [0008]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侧板上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轿厢升降的多个导向轮。 [0009]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各所述导向轮呈矩形阵列间隔分布于所述轿厢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WO2009030083A1|2009-03-12|Dispositif de levage vertical et garage stéréotypé CN101289902A|2008-10-22|一种吊篮式停车装置 CN214330119U|2021-10-01|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CN102493692B|2014-02-05|齿轮联动式旋转立体车库 CN108442780A|2018-08-24|一种汽车停车装置 CN203769371U|2014-08-13|一种无避让双柱双层停车架 CN2921192Y|2007-07-11|蜂窝式立体停车装置 CN2934471Y|2007-08-15|一种多楼层全自动立体车库 CN202080255U|2011-12-21|小汽车左右横向移动停车装置 CN211874030U|2020-11-06|一种立体停车库用停车台 CN201972435U|2011-09-14|悬挂式三层停车库 CN110965828A|2020-04-07|一种立体停车库用停车台 CN213449682U|2021-06-15|一种智能型立体车库 CN214570395U|2021-11-02|一种汽车入库提升输送链 CN109653577A|2019-04-19|一种模块化停车设备用出口和入口装置 CN214144934U|2021-09-07|一种二层平衡链升降横移立体停车设备 CN212927226U|2021-04-09|一种用于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的横移装置 CN207905430U|2018-09-25|一种大型立体车库车辆平移装置及立体车库 CN208380202U|2019-01-15|一种汽车停车装置 CN203475903U|2014-03-12|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摆渡盘装置 CN210013529U|2020-02-04|一种简易的立体车库 CN212924334U|2021-04-09|一种智慧城市维护车用多功能升降台 CN212535258U|2021-02-12|一种智能立体车库车胎固定装置 CN207905427U|2018-09-25|一种大型高承重立体车库提升平移装置 CN210622418U|2020-05-26|一种无障曲轨多层立体停车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195509.XU|CN214330119U|2020-09-29|2020-09-29|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CN202022195509.XU| CN214330119U|2020-09-29|2020-09-29|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