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
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涉及建筑加工的领域,其包括柱本体以及铺设于柱本体的碳纤维布,柱本体上套设有箍环,箍环的内径等于柱本体的直径,箍环套设于碳纤维布的外周侧,箍环包括第一箍及第二箍,第一箍及第二箍各自的一端铰接连接并于铰接处设置有铰接轴,铰接轴与柱本体的轴向同向,第一箍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箍远离铰接轴处的一端锁止于第一箍上的锁止机构。本申请具有通过设置箍环,起到了减小因粘接碳纤维布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的效果。 公开号:CN214330035U 申请号:CN202120121448.4U 申请日:2021-01-16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雷;陈涛华;杨明 申请人:Wuhan Huanghe Tey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E04G2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建筑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 [n0002] 历次地震破坏调查证明,许多砖混结构房屋的倒塌是因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孔楼板与支承砖墙(梁)的连接不可靠,支座长度不够或与墙(梁)无任何拉结,地震晃动中,楼板脱出支承墙(梁),造成楼板塌落,引起建筑物整体倒塌。特别是我国既有砖混建筑楼板采用预制圆孔楼板的很多,而且楼板的支承长度及构造连接大部分不满足抗震要求,为消除安全隐患,必须认真进行加固处理才能保证后续的安全使用。通常情况,对不满足圆孔楼板支承要求的楼板采用在楼板上加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或在墙(梁)上设置支承角钢支托增加支承长度的两种加固方法,但是上述两种加固方法分别存在施工复杂、增加楼板荷重、影响使用美观等缺点。 [n0003] 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901474.3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碳纤维布加固梁结构,包括梁本体和若干U型碳纤维布,U型碳纤维布贴于梁本体的底面和两侧面,梁本体的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第一碳纤维压条,第一碳纤维压条压于梁本体侧面的顶部,梁本体的底部和两侧覆盖有中粗砂层,中粗砂层外覆盖有防水砂浆层。 [n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相关技术中使用粘接剂将碳纤维布粘接于梁、柱等结构上,由于粘接层充分发挥粘接效果需要一定的凝固时间,在此段时间中无法对梁进行下一步施工,影响工程施工效率。 [n0005] 为了减小碳纤维布粘接层凝固期对于施工进度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 [n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7] 一种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包括柱本体以及铺设于柱本体的碳纤维布,所述柱本体上套设有箍环,所述箍环的内径等于柱本体的直径,所述箍环套设于所述碳纤维布的外周侧,所述箍环包括第一箍及第二箍,所述第一箍及所述第二箍各自的一端铰接连接并于铰接处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所述柱本体的轴向同向,所述第一箍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箍远离铰接轴处的一端锁止于所述第一箍上的锁止机构。 [n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碳纤维布对柱体进行加固时,在柱本体表面涂覆粘接剂后再包覆碳纤维布,再将第一箍及第二箍均套设于柱本体上,通过锁止机构将第二箍锁止于第一箍上,从而使得第一箍及第二箍形成完成的箍环,由于箍环的内径等于柱本体直径,从而使得碳纤维布被压紧在柱本体上,使得施工人员可以无间断继续下一阶段的施工,尽可能避免了碳纤维布在后续施工过程中移位而影响碳纤维布加固性能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箍环,起到了减小因粘接碳纤维布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的效果。 [n0009] 可选的,所述第二箍的一端设置有耳片,所述耳片的板面与所述箍环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箍的一端开设嵌槽,所述耳片与所述嵌槽适配且插接连接,所述铰接轴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一箍及所述耳片上,所述耳片与所述铰接轴转动连接。 [n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轴穿设于第一箍上并贯穿耳片,耳片与铰接轴转动连接且可绕铰接轴轴线转动,从而使得第一箍与第二箍铰接在一起。 [n0011] 可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箍远离所述铰接轴端部断面上的插块,所述第二箍远离所述铰接轴端部端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二箍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插块锁止于所述第二箍上的锁止组件。 [n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箍及第二箍远离铰接轴的端部的断面对准后将插块插入插槽中,通过锁止组件将插块锁止于插槽内,从而实现将第一箍与第二箍锁紧的目的。 [n0013] 可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滑动穿设于所述插槽内壁上的锁止杆,所述插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锁止杆适配的锁止孔;当所述插块通过所述插槽与所述第二箍插接连接时,所述锁止杆通过锁止孔与所述插块插接连接; [n0014] 所述第二箍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锁止杆缩入或伸出所述插槽内壁的驱动件。 [n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块通过插槽与第二箍插接连接时,驱动件驱动锁止杆完全缩入插槽的内壁,使得插块可以顺利插入插槽中,当插块完全插入插槽中后,驱动件带动锁止杆插入锁止孔中,使得锁止杆通过锁止孔与插块插接连接,实现将插块锁止于插槽内的目的。 [n0016]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箍上的解锁杆,所述第二箍于滑动穿设有所述锁止杆处开设有与所述锁止杆适配的滑动孔,所述第二箍于所述滑动孔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解锁杆适配的解锁孔,所述解锁孔贯穿所述第二箍的侧面,所述解锁杆通过所述解锁孔与所述第二箍滑动连接,所述解锁杆的端部与所述锁止杆的端部固接,所述解锁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锁止杆的孔径。 [n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或推动解锁杆即可带动锁止杆运动,从而实现带动锁止杆缩入或伸出插槽的内壁,解锁孔的孔径小于锁止杆的孔径避免锁止杆从解锁孔中脱出。拉动解锁杆可以将插块从插槽中解锁,操作人员可以便捷地从柱本体上取下箍环,实现箍环的多次利用,节约资源。 [n0018] 可选的,所述解锁杆的外周侧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孔的底壁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锁止杆的端部固接;当所述锁止杆通过所述锁止孔与所述插块插接连接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原始状态。 [n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插块插入插槽中时,拉动解锁杆使得锁止杆完全缩入插槽的内壁中,弹性件受压力被压缩,当锁止杆的端部与插块的侧面抵接时,即可松开解锁杆,当锁止杆与锁止孔对准时,弹性件的形变力驱动锁止杆插入锁止孔中,提升了将插块锁止于插槽中的便捷性。 [n0020] 可选的,所述锁止杆远离所述滑动孔底壁的端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的方向背离所述插槽的底壁。 [n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块插入的插槽中时,插块的端面与斜面抵接,从而产生沿锁止杆轴向的分力,使得插块在插入插槽的过程中即可将锁止杆压入滑动孔中,进一步简化了将插块锁止于插槽内的操作步骤。 [n0022] 可选的,所述解锁杆远离所述锁止杆的端部设置有把手。 [n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增大了操作人员与解锁杆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操作的简便性。 [n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n0025] 1.通过设置箍环,起到了减小因粘接碳纤维布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的效果; [n0026] 2.拉动解锁杆可以将插块从插槽中解锁,操作人员可以便捷地从柱本体上取下箍环,实现箍环的多次利用,节约资源; [n0027] 3.插块的端面与斜面抵接,从而产生沿锁止杆轴向的分力,使得插块在插入插槽的过程中即可将锁止杆压入滑动孔中,进一步简化了将插块锁止于插槽内的操作步骤。 [n0028]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铰接轴处放大示意图; [n0030]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n0031] 附图标记:1、柱本体;2、碳纤维布;3、第一箍;4、第二箍;5、铰接轴;6、耳片;7、嵌槽;8、插块;9、插槽;10、锁止杆;11、锁止孔;12、解锁杆;13、滑动孔;14、解锁孔;15、弹性件;16、把手。 [n0032]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3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参照图1和图2,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包括柱本体1,柱本体1上涂覆有粘接剂,柱本体1外周侧粘接有碳纤维布2,柱本体1上套设有箍环,箍环套设于碳纤维布2的外周侧。箍环包括第一箍3及第二箍4,第一箍3及第二箍4各自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箍4的一端固接有耳片6,耳片6的板面与箍环的轴线垂直,第一箍3的一端开设有嵌槽7,耳片6与嵌槽7适配且插接连接,第一箍3于嵌槽7处穿设有轴线与箍环轴线平行的铰接轴5,铰接轴5贯穿耳片6且与耳片6转动连接,耳片6可绕铰接轴5轴线转动。 [n0034] 参照图,第一箍3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箍4远离铰接轴5处的一端锁止于第一箍3上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固接于第一箍3远离铰接轴5端部断面上的插块8,第二箍4于远离铰接轴5端部断面上开设有插槽9。 [n0035] 为了将插块8锁止于插槽9内,从而实现将第二箍4锁止于第一箍3上的目的,参照图2和图3,锁止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箍4上的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包括滑动穿设于插槽9内壁上的锁止杆10,第二箍4于滑动穿设有锁止杆10处开设有与锁止杆10适配的滑动孔13,插块8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锁止杆10适配的锁止孔11,锁止杆10靠近插块8的端部设置为斜面,斜面的方向朝向插槽9的开口端,滑动孔13内设置有弹性件15,弹性件15的一端与锁止杆10固接,另一端与滑动孔13的底壁固接,弹性件15具体为弹簧;当插块8通过插槽9与第二箍4插接连接时,锁止杆10通过锁止孔11与插块8插接连接。 [n0036] 为了通过驱动锁止杆10缩入或伸出插槽9内壁以实现将插块8锁止或解锁于第二箍4上的目的,参照图2和图3,锁止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箍4上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滑动穿设于第二箍4上的解锁杆12,第二箍4与滑动孔13的底壁上开设有与解锁杆12适配的解锁孔14,解锁孔14贯穿第二箍4的侧面,解锁杆12通过解锁孔14与第二箍4滑动连接,解锁杆12的端部与锁止杆10的端部固接,解锁孔14的孔径小于锁止杆10的孔径。弹性件15套设于解锁杆12的外周侧,当锁止杆10通过锁止孔11与插块8插接连接时,弹性件15处于原始状态。解锁杆12远离锁止杆10的端部固接有把手16。 [n0037]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使用碳纤维布2对柱体进行加固时,在柱本体1表面涂覆粘接剂后再包覆碳纤维布2,再将第一箍3及第二箍4均套设于柱本体1上,通过锁止机构将第二箍4锁止于第一箍3上,从而使得第一箍3及第二箍4形成完成的箍环,由于箍环的内径等于柱本体1直径,从而使得碳纤维布2被压紧在柱本体1上,使得施工人员可以无间断继续下一阶段的施工,尽可能避免了碳纤维布2在后续施工过程中移位而影响碳纤维布2加固性能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箍环,起到了减小因粘接碳纤维布2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的效果。 [n0038]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包括柱本体(1)以及铺设于柱本体(1)的碳纤维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本体(1)上套设有箍环,所述箍环的内径等于柱本体(1)的直径,所述箍环套设于所述碳纤维布(2)的外周侧,所述箍环包括第一箍(3)及第二箍(4),所述第一箍(3)及所述第二箍(4)各自的一端铰接连接并于铰接处设置有铰接轴(5),所述铰接轴(5)与所述柱本体(1)的轴向同向,所述第一箍(3)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箍(4)远离铰接轴(5)处的一端锁止于所述第一箍(3)上的锁止机构。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箍(4)的一端设置有耳片(6),所述耳片(6)的板面与所述箍环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箍(3)的一端开设嵌槽(7),所述耳片(6)与所述嵌槽(7)适配且插接连接,所述铰接轴(5)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一箍(3)及所述耳片(6)上,所述耳片(6)与所述铰接轴(5)转动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箍(3)远离所述铰接轴(5)端部断面上的插块(8),所述第二箍(4)远离所述铰接轴(5)端部端面上开设有插槽(9),所述第二箍(4)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插块(8)锁止于所述第二箍(4)上的锁止组件。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滑动穿设于所述插槽(9)内壁上的锁止杆(10),所述插块(8)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锁止杆(10)适配的锁止孔(11);当所述插块(8)通过所述插槽(9)与所述第二箍(4)插接连接时,所述锁止杆(10)通过锁止孔(11)与所述插块(8)插接连接; 所述第二箍(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锁止杆(10)缩入或伸出所述插槽(9)内壁的驱动件。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箍(4)上的解锁杆(12),所述第二箍(4)于滑动穿设有所述锁止杆(10)处开设有与所述锁止杆(10)适配的滑动孔(13),所述第二箍(4)于所述滑动孔(13)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解锁杆(12)适配的解锁孔(14),所述解锁孔(14)贯穿所述第二箍(4)的侧面,所述解锁杆(12)通过所述解锁孔(14)与所述第二箍(4)滑动连接,所述解锁杆(12)的端部与所述锁止杆(10)的端部固接,所述解锁孔(14)的孔径小于所述锁止杆(10)的孔径。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12)的外周侧套设有弹性件(15),所述弹性件(15)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孔(13)的底壁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锁止杆(10)的端部固接;当所述锁止杆(10)通过所述锁止孔(11)与所述插块(8)插接连接时,所述弹性件(15)处于原始状态。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10)远离所述滑动孔(13)底壁的端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的方向背离所述插槽(9)的底壁。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12)远离所述锁止杆(10)的端部设置有把手(16)。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0035U|2021-10-01|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 CN211288359U|2020-08-18|用于臂架的连接件、臂架和工程机械 CN104532860B|2016-07-06|可回收土钉 KR100504596B1|2005-08-03|그리드보강제 CN210797533U|2020-06-19|一种装配式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结构 CN109736669B|2020-06-16|一种窗台板预制装置 CN110528690A|2019-12-03|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9611129A|2019-04-12|可缩式预应力拱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054126U|2020-07-21|一种拔销式金刚石绳锯 CN1982626A|2007-06-20|一种现浇钢筋砼成孔用构件 JPH0643368Y2|1994-11-14|コンクリート躯体の破砕予定部構造 CN211899655U|2020-11-10|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板 CN213510656U|2021-06-22|一种大管棚加固结构 CN209703701U|2019-11-29|墙/柱与梁板连接结构 CN211571965U|2020-09-25|一种预制装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 CN208293903U|2018-12-28|一种反弯点预制柱连接节点 CN211006655U|2020-07-14|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锁定装置 CN209557014U|2019-10-29|一种可缩式预应力拱架结构 CN214091132U|2021-08-31|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CN211690295U|2020-10-16|一种榫接式水泥土连续墙 CN211622632U|2020-10-02|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板搭建结构 CN214784797U|2021-11-19|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束柱组合墙 CN209874068U|2019-12-31|一种用于装配式构件的可解锁型快速连接件 CN211775786U|2020-10-27|建筑模板用锁扣 CN212773512U|2021-03-2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模板的拼接结构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21448.4U|CN214330035U|2021-01-16|2021-01-16|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CN202120121448.4U| CN214330035U|2021-01-16|2021-01-16|碳纤维绿色加固结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